一、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蒙、陕、宁能源金三角的核心区域,是自治区南下北进的重要通道,享有自治区的“南大门”的称誉。全旗土地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镇61个嘎查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总人口13.3万人,其中蒙古族3.57万人。
全旗现有耕地69.3万亩,54.5万亩农田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是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万亩基本草原、6万头肉牛、100万只细毛羊分别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牧场和有机牛、羊,是全国旗域最大的有机牧场,有机农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24个、绿色食品31个、无公害食品31个、地理标志产品5个,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自治区级9家。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7万吨,牲畜存栏量116.7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6.8万头、肉牛存栏7万头、肉羊存栏102.9万只。
我旗已制定发展现代农业新举措,优化农牧业产业化结构,走“调优结构、集约规模、融合高效、品牌经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农牧业供给体系质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农牧业由总量向质量提升转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加强科技推广服务,提升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加强鄂尔多斯细毛羊研究基地建设,扩大生猪、肉牛、果蔬等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培育乌审马等特色产业,鼓励发展农牧业新业态。
加快建设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促进产销有效衔接;实施“特色品牌培育”工程,打造“绿色乌审”统一标识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依托毛乌素沙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把乌审旗打造成国家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乌审旗抓住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时机,顺势而上,主动作为,以“互联网+旗域经济”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引入第三方运营商”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路,着力推动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子商务体系,目前已建成旗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处,乌审特产新零售体验店1个,苏木镇电商中心站5个,村级服务网点15个,街道社区服务网点2个。乌审旗目前已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达50多家,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羊剪绒制品和蒙古服饰加工出口、马头琴制作出售等领域。已培育成百亿吉乐、腾元电子等相对成熟的电商企业8家,淘宝、天猫、苏宁易购、京东自营店和各类微商运营户100多个。产品有“无定河有机大米”、“博然祥和源蜂蜜”、“藻之道有机螺旋藻”、“额克妮”食品、“牛场湾”酒、马头琴等民族用品,2021年全旗各主要电商企业实现线上销售(微商未统计)近1300万元,其中“博然祥和源蜂蜜”、“额克妮”食品等企业线上销售额都已突破120万元。
存在问题:
1、经营规模小。从企业规模和分类看,全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9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成员数为5-10人,100人以上的不足5%,还有很多合作社处于挂牌不运营状况,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弱;70%左右的家庭农场生产粮食作物,产品结构单一。
2、产业链条短。全旗有大部分企业没有固定的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没有可追溯性,质量一致性难以得到有力保障;有部分农民合作社以自产自销为主,产加销一体化的只有少数;90%以上的家庭农场生产的产品通过经销商销售,农业产业化链条短。销售方式原始,大部分企业的销售仍沿袭传统模式,电子商务等跨时空、低成本的现代销售方式应用率低。
3、名优品牌少。没有形成在全国范围“拿得出、叫得响、销得畅”的知名品牌,产品呈现低档次、低附加值和低经济效益的“三低”状况。
4、管理水平低。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没有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建立清晰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农产品生产依靠经验,种田标准化程度低。
二、工作内容
农产品电商是电商中的皇冠,发展农产品电商可以从销售、供应链、服务三个体系来打造。
(一)打造全渠道销售体系。
农产品上行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农产品的销售,跟工业品不一样,从消费角度来说,工业品是“搜索式消费”,而农产品却是“接触式消费”,只有在消费者有了接触机会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消费乃至于爱上这种农产品产生持续消费。农产品电商往往采取“特色先行,主力跟上”的营销模式,从零售批发、集团采购、城市配送三种渠道,打通电商发展全渠道,促进销售。
一是做好外出本地人销售。乌审旗牛肉、羊肉等传统农畜产品在乌审旗老百姓中知名度较高,乌审旗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是旗域农村产品电商发展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值得首先突破的群体。利用微商圈或大家关注的公众号推广乌审旗本土农产品,勾起家乡回忆,调动思乡情节,带动农产品销售。
二是发展团购。如何让更多的陌生消费者接触到特色农产品。这个渠道往往也不是网店,网店模式很难直接推送到消费者面前,生鲜APP电商团购更能直接推送。通过微信朋友圈发起组团链接,发到朋友群里,成团后就可以享受低价了,这样的农产品价格一般比较实惠,适宜农产品电商的破局。
三是网店经营。团购后,给顾客尝鲜的机会后,让顾客持续购买,可以建立网店来抓住持久的顾客群。团购后,留住顾客十分重要,可以在产品上张贴网店二维码,告知下次购买的地址。
四是集团采购。大宗农产品一般缺少品牌和知名度,走集团采购批发类电商渠道较为适宜。食品B2C网站,如天猫超市、我买网、顺丰优选等平台,可以寻找供货合作机会。还有一个农产品批发网,比如阿里巴巴、一亩田等平台,也为农产品的供应商和采购商搭建对接桥梁。围绕国内前三十名地产商的物业公司进行“原产地直供”的战略合作。密切关注餐饮等垂直领域的机会。围绕国内知名生鲜和旅游平台如淘宝网、顺丰生鲜、蚂蜂窝,携程等。集团采购数量大,但利润空间一般较小,适宜产量大,需要集中销售的农产品。如何寻找集团客户,可以通过电商B2B网站或者网络营销的方式找到。
五是城市配送。城市电商O2O平台,是农产品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一般方法建立平台,买家注册会员后,留下了自己的住址信息,就可以下单买菜和日用品了,难度是约定时间内完成配送。有时需要和小区内社区超市合作,利用其冷鲜设施保证新鲜蔬菜和肉类水产不变质。
(二)供应链体系
一是打造优质规模产业。每个旗经纬度、温度湿度、光照时长、土壤结构等不同,会生长出不同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要对所有农产品进行筛选,选择出集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培养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通过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农业机构调整,形成最具特色地方产业。只有规模化,网销才有更大意义。建立全程产业链上标准化生产,只有和消费者建立了关系,把种植、采购、生产等全流程都展现给消费者,才能慢慢建立信任。
二是发展地域品牌。优质才会优价,互联网时代实现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必须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努力以优质的农特产品,换取市场份额和网民信赖。特色的农产品,要挖掘产品的特色卖点,才能走出一条“突围之路”。如吉林省通榆县自我定位为“北纬45°上的弱碱粮仓”,杂粮杂豆和葵花之乡,形成较高知名度,网上销售才能较好。五常大米、赣南脐橙、阿克苏苹果都是如此。实现专业的品牌化,才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滞销,获得更多销量,让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单量溢价。地域品牌不需要太多,在特定领域做第一,在网络上培养各地的核心品类,抢占网络消费者的心智。
三是发展商品品牌。地域品牌出来后,需要有商品品牌承接,否则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品牌化运作是农产品实现溢价增收的先决条件,以产品品牌带动旗域品牌推广、以一个品牌带动多个品牌、以品牌占据市场,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当前农产品电商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农户、企业要在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品牌化战略至关重要。吉林省通榆县正是通过“三千禾”这个品牌,提升通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消费方式和农民思维观念转变,推动电子商务与三农发展融合互动。
(三)运营服务体系
运营与销售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事情。没有好的运营,也就不可能把电商做好。
一是产品和店铺的运营。产品的运营,简单来说就是拍好图片和写好文案。电商不同于线下,消费者是看不到实物的,所以如果照片不够诱人、文案不能让人冲动,就不可能产生销售,所以电商运营首先是产品运营。可以吸引优秀团队帮助农产品企业进行策划、包装、营销,开始引路,网商发展起来了,逐渐聚集服务商。
二是平台营销团队。包括找各种电商资源上活动,生鲜APP平台的团购、淘宝京东大平台的大促、造各种各样的特产节日等等,通过这些营销行为,把旗里特色产品的电商销售一波又一波地推上一个新高度。
三是人才的培育。电商人才短缺是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农村,普遍是“空心化”,缺少年轻人,也就更缺少电商人才。原因是多方面的,旗域环境大学生不愿回乡,薪资水平较低,发展空间受限,配套不齐全,物流成本高等都成为难以留住人才的因素。旗域电商人才突破点在一是返乡青年、大学生。经历外面洗礼,或照顾家庭或城市生存压力,回乡创业是电商发展的第一波力量。二是传统企业家,一般有一定的资金和较为成熟的产品,需要转型发展,愿意付出更多资金发展电商,为成为旗域电商骨干。
四是物流配送完善。末端物流,也即是所谓“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建设的难点是地广人稀,配送和收件数量少,经济不合算,到单纯政府补贴无法持久下去。需要整合社会快递、商贸企业力量,发展共同配送。可以是快递物流企业,也可以是商贸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
三、乌审旗本地主要农村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养殖产品。包括猪牛羊,饲养量普遍大,本地供应为和外销为主。网销借鉴遂昌土猪的营销模式,零售市场选择农村散养优质羊肉、牛肉,主打品质牌。规模饲养的发展社区菜篮子电商和批发渠道。
四、保障措施
(一)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交通、网络、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用地、融资、人才等各项政策,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并重点在做好规划、制定规则、营造环境、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对基础薄弱或刚起步的电商企业或网店,还要“扶一把”、“送一程”。浙江遂昌、吉林通榆、甘肃成县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领导,将电子商务上升为战略性产业,建立相应机构并从人力财力上全力支持。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为农产品质量做初级的信用背书,如成县委书记李祥代言当地核桃,被称为“核桃书记”;为第三方企业提供公司注册、税收等实际性的支持,现在电商注册较麻烦,税收方面也要“放水养鱼”,等企业做大再纳税。
(二)吸引发展优秀电商服务商。山高人为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要找到有情怀的综合服务商,不仅懂技术运营,更重要懂内容运营。服务商能提供无中生有的创新营销手段,大量低成本高关注度的事件营销,平台资源的充分对接与挖掘。要广泛通过招商,
(三)发展本土电商企业。通过旗域网店集群,再造一个“网上乌审”。就是利用本地独特资源优势,在淘宝、天猫、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以及国内其它O2O渠道全面布局。利用特色产品,打造爆款,形成本地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高覆盖率。线上塑造形象,线下注重销售,打造地方互联网+形象新地标。
(四)共同借力发展。引进外力,大力发展农业文创行业,打造电商小镇。借助互联网的效应,以“旅游+农产品”模式,通过品牌再造,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本地更多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打造区域整体竞争力。
(五)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共性比如物流、美工等成本,争取最大红利。加快宽带、物流等设施建设,推进宽带和无线WIFI全覆盖,发展物流,促进物流和电商协同发展,打造域内电商良好氛围。
乌审旗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