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为充分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宣传教育作用,推进全旗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落实,进一步提升全旗劳动教育实施水平;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助力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监测取得好成绩。
二、活动时间:2023年4月29日至5月8日
三、活动对象
(一)作品征集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及教师。
(二)“最美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四年级和八年级为必须参加年级,其他年级自愿参加。
四、活动主题:“劳动中促成长 实践中孕新人”
五、活动内容
(一)劳动教育作品征集
1.作品征集类别:绘画、摄影和劳动成果作品征集。
(1)“最美劳动人物绘画”作品征集。要求主题鲜明、思路新颖、构图完整,色彩和谐,作品具有感染力,尺寸不小于4K。绘画材料不限,形式不限。
(2)“最美劳动瞬间摄影”作品征集。要求内容紧扣主题,构图和谐,具有美感,色彩鲜明、对焦清晰、饱和度舒适,层次分明,有较强的感染力。要求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并报送,其中纸质版尺寸最小为7寸。
(3)“最美劳动成果”作品征集。要求手工制作、外观美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柳条编织、刺绣、缝制、雕刻等作品,也可以为劳动小工具发明等。要求写清楚用途和说明,以二维码的形式留好制作过程性视频材料。
2.评选规则:本次活动以学段设置奖项。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第四学段为7—9年。各类作品分别以学段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优秀奖若干。评选结果进行统一公示,优秀作品将选入乌审旗劳动教育实践馆。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教师作品各类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2名。
(二)劳动教育微信打卡评选最美“劳动之星”
1.四个学段的具体要求:
(1)第一学段(1-2年级):
打卡任务为:
①清洁与卫生(扫地、拖地、擦桌子。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晰餐具和红领巾。知道垃圾分类和七步洗手法);
②整理与收纳(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意识)
③烹饪与营养(择菜、洗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水果、蔬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食用方法)。
④农业生产劳动(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或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结合具体植物养护或动物饲养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生活习惯,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养护方法,培养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⑤传统工艺制作。(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了解制作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
(2)第二学段(3-4年级):
打卡任务为:
①清洁与卫生(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和书包等。积极参与卫生打扫,将桌椅摆放整齐,分类投放垃圾。正确使用消毒纸巾、棉球和洗手液。)。
②烹饪与营养(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
③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正确使用1-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吸尘器等,完成劳动任务。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家庭烹饪劳动。流程规范安全。)
④农业生产劳动(选择1-2种常见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进行种植,合法合规选择1-2种家禽,如鸡、鸭等进行饲养,体验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⑤传统工艺制作(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布艺、编织等,了解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的作品,并参考规范流程进行制作)。
⑥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3)第三学段(5-6年级):
打卡任务为:
①整理与收纳(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的整理、清洁的方法,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创造舒服的环境)。
②烹饪与营养(用简单的炒、煎、炖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制作过程完整。根据家人需求设计用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③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例如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各项功能满足视频制作的不同需求)。
④农业生产劳动(种植养护1-2种当地常见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体验简单的种植、饲养等生产劳动,初步学习种植、饲养的基本方法)。
⑤传统工艺制作(选择1-2种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布艺、印染、皮影和木版画,了解其特点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及技巧和方法。读懂基本的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等,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⑥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4)第四学段(7-9年级):
打卡任务为:
①整理与收纳(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内部物品的整理与收纳,与他人合作对居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独立完成外出的行李箱整理与收纳)。
②烹饪与营养(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设计一日三餐食谱,注意三餐营养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了解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尊重从事餐饮工作的劳动者)。
③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保修方法。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和维修。如饮水机的清洗。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④农业生产劳动(体验本地常见种植和养殖等生产劳动。选
择1-2种优良种植或养殖品种,结合盆栽、农副食品保鲜与加工、
水产养殖等体验先进的种植、养殖方式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特点,分析现代化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理解种植、养殖与生活及经济的关系)。
⑤传统工艺制作(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等,了解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根据劳动需要,综合运用工艺知识进行设计,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制作)。
⑥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2.活动要求:
(1)长短结合,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2)突出重点,自主确定各年级的打卡内容。
(3)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安排劳动项目。
3.评选规则:
(1)“最美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全旗各中小学四年级和八年级为必须参加年级,其他年级学校自主安排。
(2)劳动之星要进行层层选拔,择优评选。班级“劳动之星”参选年级评选,年级“劳动之星”参选校级评选,校级“劳动之星”评选教体系统“劳动之星”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不少于班级人数的30%,年级“劳动之星”不少于班级劳动之星总数的30%,校级“劳动之星”不少于年级劳动之星总数的30%。
(3)活动以朋友圈拍摄视频为主进行打卡,为期5天,每日打卡项目自选,但要紧扣打卡内容要求,不得重复。
(4)各学校将校级“劳动之星”5天的打卡视频整合成一条视频,5月8日前报送至602641345@qq.com邮箱。视频要求清晰,主题突出,符合打卡要求。评选结果进行统一公示,优秀作品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等宣传。
(5)活动评选优秀工作者5名。具体根据工作量和参赛学生作品的入馆数量和“劳动之星”的评选获奖情综合考虑评选。
(6)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单位”5个,以各学校的作品征集的参与热度、作品质量、报送情况和得奖情况综合考量。重点参照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劳动之星”动员和评选情况。
六、其他事宜
(一)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右下角统一贴上作品标签,劳动教育成果作品可任意贴在作品显眼的位置,需有二维码小程序,可扫码进行制作视频观看。
(二)各学校分类汇总各类作品,并将《2023年乌审旗教体系统“劳动中促成长 实践中育新人”学生劳动宣传月作品征集汇总表》(附件1)于5月8日前报送至乌审旗教体局体卫艺109办公室。
(三)成果展类作品均需有二维码呈现作品寓意解说,手工制作类有制作过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