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审旗水利局党组书记 局长 折海军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是乌审旗水利局局党组书记、局长折海军。折局长您好!
折海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广大农牧民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全旗河湖治理与保护情况。
主持人:下面,请折局长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旗河湖治理与保护情况。
折海军:自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旗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河湖管理新模式,积极构建完善河湖管理责任体系,努力推进河湖管理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一是河湖长管理实现全覆盖。按照河湖长制工作要求,落实了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河长。其中,旗级河湖长6名,苏木镇级河湖长38名、嘎查村级河湖长47名,面向社会公开聘用“民间河长”74名,常态化开展巡河检查,实现了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河长”全覆盖。按照属地原则,实行分段管理、分段监控、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各级河湖长实现了常态化巡河巡湖。二是“清四乱”治理扎实开展。对境内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截至目前,清理垃圾912.2吨、出动人员950人次、车辆136台次、发现并清理乱占6处、乱堆13处,乱建6处,疏浚河道272.3公里。针对重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2次。三是重点水利工程有序推进。加强岸线以上治理管控,已投入39.97亿元建成无定河治理、纳林河治理、京津风沙原水土保持项目、矿井水深度处理工程5处、纵贯乌审旗南北输水管线198.6公里、规模养殖场粪污池35家、畜禽粪污处理设施4处,完成绿色防控面积2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24万亩,积极开展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5个,农药化肥减少量分别达1.5%和5%,流域岸线管护能力显著提升。四是河岸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对无定河乌审旗河流两岸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进一步优化河湖生态环境。建成畜禽粪污处理设施6处,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栽植各类水源涵养林木3000株,绿化补植80亩。完成绿色防控面积5000亩,统防统治 面积12万亩,河岸共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五是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全面加强地表水综合整治,保障饮水安全。巩固沿河企业“阳光排放口”整治成果,杜绝企业偷排、漏排、超标排放行为。编制完成水清湾村等8个嘎查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着力提升群防群治能力,无定河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主持人:折局长,我们乌审旗在贯彻落实河长制过程中有哪些典型经验?请您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折海军:我旗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及早组建河湖管理责任体系,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河长同步挂帅出征,率先开展“清河护湖”专项行动,在“党政河湖长”+“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基础上,尝试探索牧民河长、马背河长、河道警长、记者河长等新模式。从购置无人机巡河,通过“公安+河小二”的警民联勤方式开展联合执法到发挥河湖法庭的司法机制作用,促进河湖管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将河湖长制工作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构建“12345”河湖长制工作格局。即“1”一个目标:通过清淤疏浚、河道整治、水土治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性修复,确保境内28条河流、32个湖(淖)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2”二个率先:率先探索构建“党政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河道警长”+“专职保洁员”全方位管水护水体系,形成了河长统筹落实、民间河长监管、河道警长执法、专职人员保洁的良好局面;率先开展河湖清洁、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侵占河湖水域岸线、河湖非法养殖、污染原普查等“清河护湖”专项行动,联合农牧林水部门开展巴图湾水库网箱养鱼清理、水毁工程修建、河道清淤、入河排污整治等河湖违法整治专项行动。“3”三级联动:在已落实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河湖长基础上,旗总河长作为河湖“大管家”适时召开总河长调度会,分级落实巡河巡湖责任,三级河湖长身先士卒带头开展巡河巡湖,各级河长联动领办问题整改,实现了涉河、涉湖违法问题的急查快处。“4”是四措并举:在河湖“管、治、保”过程中探索出“红线约束、空间管控、联防联控、水域统筹”工作举措,已委托编制《乌审旗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筹备依法划定河湖保护范围,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构建镇区水生态系统工程,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着力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5”是五水同治:分阶段启动建设水系连通及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有效拦蓄境内地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深度处理回用矿井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实施工程截留天上水,积极构建“多源互补、联合调配、丰枯调剂”的供水新格局。一是推进“河长制”,种好“责任田”,以打好碧水保卫战收获绿色财富。乌审旗河长制超前谋划,凝聚合力,乘势而为,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优先编制印发了《2019-2020年度乌审旗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任务清单》《乌审旗水系连通及工业供水保障规划》《乌审旗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等水生态治理规划,全面指导水生态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启动编制河湖水域岸线保护规划,明确河湖管理保护“责任田”,加快推进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同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山水林田治理投资,加快矿井水、高盐水综合整治,高起点、高门槛、高标准推进实施营盘壕、巴彦高勒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中煤远兴、博大实地、金诚泰、世林化工高盐水结晶分盐工程等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抓好河湖保护,提升服务功能,以构建“群鸟环湖”的水生态新格局。不断深入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扎实推进节能降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等约束性指标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6月底,乌审旗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达576万亩,森林覆盖率32.89%,植被覆盖度达80%;草原生态建设面积达1060.57万亩;河流流域面积7458.6平方千米,湖泊水域面积达73.31平方千米,与历史较低值相比扩大9.34%,2019年5月27日央视报道位处于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旗合同察汗淖尔湖上陆续迎来了3000多只珍稀鸟类——遗鸥,与2016年同期相比遗鸥数量有了明显增多。为此,我们不难看出乌审旗河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提升,过往珍稀鸟类——遗鸥选择乌审旗“美丽河湖”作为最佳中途驿站,充分说明我旗河湖长制工作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地好”转变。一些损害河湖健康的问题初步得到遏制,得到全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河湖问题的产生是长期积累形成,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今后一段时间,是我旗河湖长制有名有实、名实相副的关键时期,更是提升河流水质守护“美丽河湖”的攻坚期。
主持人:折局长,我旗河长制工作现在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具体有哪些工作措施?
折海军:当前,我旗在河湖综合治理工作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我旗无定河、纳林河、白河、海流图河等4条重点河流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不够到位、河道确权划界推进难度较大、河道沿岸农牧业面源污染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下一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河湖管理。一是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全力提升河湖治理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提前谋划和储备纳林河防洪渠堤防加固工程、巴图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白河治理、海流图河治理、小河治理项目、京津风沙源水利工程以及水土保持返还治理工程,打造镇区景观水系,系统治理河湖水生态,不断改善河流湖泊环境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恢复水生态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获得感。二是构建掌上治水圈。全面实施“互联网+河湖长制”行动计划,整合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和草原、农牧、住房和城乡等信息资源,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治水工作与信息化有机结合,形成涵盖河道、水利工程、水质监测等基础信息的“河湖管理一张图”数据库。全面应用河长APP,实现河道问题可观化、治理措施对标化、河长巡河履职实时化。三是持续推进河湖生态治理。坚持河湖生态治理与保护并重,依托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平台,落实河长办联席会议制度,调动各责任部门工作积极性,形成监测数据共享、业务知识共享、法律资源共享的工作合力和联动机制。四是挖掘河湖管理新亮点。联合市河长办、宣传、政协等部门在无定河开展“最美家乡河”评选、河小二在行动等系列专题活动,凸显党政河长“头衔”效应,不断夯实河湖长工作,提升河湖管理水平。五是强化联合执法体系建设。调动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能源、林业和草原、农牧、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责任部门执法力量,有效衔接“查、认、改、罚”的各个执法环节,闭环式联合执法,持续巩固河湖“清四乱”成果;与公安、检察院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三级河湖警长制,推动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与检察院建立联合督办机制,解决涉水涉河湖违法事件和“老大难”问题,推动河湖长制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组建护河治水队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