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林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杨忠宏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是纳林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忠宏。杨书记,您好。
杨忠宏: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杨书记就全力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为绿色乌审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强大支撑和广大网友进行交流。那么请杨书记简单介绍一下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崛起的意义何在?
杨忠宏: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曾经一度为沙而困,因沙而贫。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苏里格、大牛地等世界级整装大气田的横空出世和优质煤炭资源的勘探发现,全旗人民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以人为本,绿色乌审”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打响了一场向资源要发展、要效益的攻坚战。通过多年的努力,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初步构筑起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为主的能源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转变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牧区新型工业化之路。地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日渐凸显,正在成为全市乃至全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谁抓住了绿色发展,谁就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了主动,抢占了先机。正是立足乌审旗深厚的绿色产业基础,基于未来经济发展走向的战略考量,旗委根植乌审实际,提出了推动“绿色乌审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定位。可以说,正当其时,把准了乌审旗发展的命脉,吹响了时代发展的号角,为全旗上下在现有的基础上迈向更高层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坚持变“绿”为“金”、点“绿”成“金”,凝心聚力厚植绿色产业基础,让绿色成为乌审最亮丽的底色,就一定能够推动绿色乌审在新时代实现后发赶超,强势崛起。
主持人:请杨书记谈一谈乌审旗在下一步发展中该如何发挥优势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
杨忠宏:近年来,乌审旗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建设能源基地,未来几年常规天然气将稳定在300亿立方米左右,煤炭产能将达到7500万吨以上,化工产品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且有逐年增长之势。但从现代能源经济的视角衡量,我旗的能源开发水平既存在“现代性”不够,也存在“经济性”不足的问题,能源对我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能源产业层次低、链条短,能源输出远大于就地转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拓展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克服“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发展从“速度经济”转向“质量经济”,坚定不移推动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我国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方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摆脱“路径依赖”,着力构建集资源开发、就地转化、综合利用的能源经济体系,推动绿色乌审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强势崛起。一是要做强存量,全力以赴抓项目。把握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找准项目建设的问题、短板、瓶颈,用心用情用力,研究针对性举措,制定有效性对策,细化任务书,列出时间表,绘出路线图,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推动落地项目尽快建成达效,迅速成为乌审经济版图新的增长点。二是要做大增量,千方百计抓招商。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要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按照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编制现代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主动走出去,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引进更多的高端能源企业,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要着力补链条,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链条完备、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的产业链,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在构建现代能源经济全产业链上做出示范。三是要做优质量,持续提升发展效益。深化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深入实施 “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工程、“现有企业培大育强”工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聚力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加速集聚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全旗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强化要素保障,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高效配置金融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打通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流动的通道。
主持人:请杨书记谈一谈在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推出绿色乌审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崛起中,园区应如何发挥好作用?
杨忠宏: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是产业集聚的主战场,实现绿色乌审在新时代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支撑靠产业,关键在工业,载体在园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依托纳林河矿区优质的煤炭资源和无定河、纳林河地表水资源而建,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现已形成60万吨煤制甲醇、80万吨尿素、20万吨液化天然气、800万吨煤炭产能。2018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6亿元,成为乌审旗南部重要的工业增长极。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总量小、创新动能不足、产业链条短、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从拉动投资增长的项目来看,多年落地项目建设困难、投资主体和结构单一,对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的贡献十分有限。同时,随着部分项目的建成投产,产品外运、水气渣处理安全环保压力增大,这些都是我们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短板。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势头,努力在质的大幅提高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在新时代绿色乌审实现“绿色崛起”中贡献力量。一是要全力提升经济发展新实力。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抓住矿区总规获批的有利时机,按照“投产项目抓稳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落地”的整体思路,狠抓项目促投资,力争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投产企业抓稳产。2019年,计划生产甲醇63万吨、尿素100万吨、液化天然气18万吨、原煤800万吨。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1亿元、销售收入60.6亿元,完成税收8亿元。续建项目抓复工。全力促成内蒙古卓正煤化工12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与山东兖矿合作复工建设,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内蒙古建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6亿立方米煤制合成气配套原料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工程项目,形成新的建设方案,列入陕煤集团年度建设计划。新建项目抓开工。力促博源化学10万吨乙二醇、中煤远兴10万吨甲醇技改(预计完成投资0.6亿元)、鄂尔多斯市迪牧化工15万吨/年粗苯加氢(预计完成投资4亿元)、易臻石化年产10万吨DMMn燃油清洁剂及配套30万吨/年高清洁剂燃料调配项目4个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要努力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园区地处蒙陕宁能源基地的金三角地区,是全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园区的独特优势将逐步显现。从市场条件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经济持续看好,煤及其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趋稳。从交通条件看,蒙华铁路将于2019年全线通车,到园区的铁路支线已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计划明年动工建设,215线改造工程即将动工建设,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园区公路运输向南、向西的出口瓶颈。从水资源支撑条件看,大草湾取水工程和全旗矿井水深度处理及水系联通工程的实施,项目用水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从园区发展条件看,纳林河矿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相继获批,纳林河二号矿、营盘壕煤矿、白家海子煤矿、无定河煤矿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煤炭生产能力将不断提高。从电力供应保障看,无定河220千伏变电站双电源工程正在实施,双电源双回路电力保障即将实现。同时,园区内水电路气讯、污水处理、渣场、消防应急等基础工程不断完善,土地资源充足,园区产业规划、总规环评获批,既有环境容量,又有要素保障,完全具备承载大型煤化工项目及精细化工的发展条件。我们一定要自觉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园区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园区发展的比较优势,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前沿,依托中咨公司等科研咨询机构,重新规划一批符合园区实际、发展潜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招大引强,高质量建设产业链,补齐产业链条短板,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园区经济在“量”的提升中,实现“质”的裂变。三是要不断优化发展新环境。坚持园区领导干部包挂企业联系制度,大力开展“企业评环境”活动。在园区机关全面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完善园区领导干部服务企业责任岗制度,建立园区机关服务企业考评机制,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提升。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区必要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参与各类基础设施、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园区新建市场运营与管理。强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园区幼儿园、生态公园、员工生活配套区,有重点地规划建设文化、体育等民生设施,切实解决园区业主和企业职工吃、住、行、娱乐、购物、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入园发展创造条件,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书记做客在线访谈,也感谢广大网友收看。本期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