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股室、各二级单位:
现将《乌审旗交通运输局关于构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乌审旗交通运输局
2017年6月19日
乌审旗交通运输局关于构建交通运输安全
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鄂府办发[2017]74号)、《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系统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交安办发[2017]67号)文件精神,结合“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和构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旗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提高全旗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结合我旗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构建严实高效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在道路旅客运输、道路危化品运输、水上交通和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基本建立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形成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动态可追溯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能力,科学防范和有效遏制交通运输重特大事故。
三、工作原则
(一)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各二级单位负责制定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有关政策、标准和工作措施,指导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做好相关工作,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建立管理部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工作监督和抽查机制,依法履行重大风险源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抽查和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执法职责,将重大风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作为安全生产监督抽查的重点内容。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将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和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作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的重点,率先推进,分批分步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指南与规程,逐步覆盖行业各领域。将安全生产风险源管控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科学规范,严实有效。制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监督管理实施意见,统一界定工作职责、标准定义、程序流程、工作要求等内容,分领域制定行业安全生产风险源标准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有关工作规范,指导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制度标准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实有效。
四、主要任务
(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主要任务
1.建立责任体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防控和事故隐患治理责任体系,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查、自评、自控和重大风险源自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自纠”责任链条。建立管理部门工作责任体系,明确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风险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重大风险源管控和隐患治理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跟踪督办和监督抽查。
2.健全制度体系。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事故隐患治理监督管理的要求,明确相关责任、分类分级基本原则,生产经营单位履责要求,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内容等。分领域制定风险源等级划分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要求或清单。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本行业领域特点,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制度标准。
3.建立运行机制。规范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建档、督办、整改、销号、告知、奖惩,以及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重大风险源报备等内容和程序,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的闭合管理机制。按照“依法依规,职责匹配、规范量化”的原则,建立管理部门监督抽查和跟踪督办工作机制。
4.强化科技保障。一是强化信息保障。建立重大风险源和重大隐患数据库,加强基础信息管理,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和重大隐患逐级报备、监测预警、科学评估统计分析、分级管理和动态管控等功能。二是强化技术保障。加大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关键安防技术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及时掌握最新相关法规标准,了解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通过法律、标准、政策、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引导行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和主动安全防控技术应用。
(二)交通运输企业主要任务
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要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建立企业生产经营上下游全链条安全责任使命追溯制度和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逐级、逐岗签订责任书,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环节、全过程。健全完善涵盖企业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模式,建构科学完备、系统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生产风险预防长效工作机制。
2.开展风险普查和辨识评估。企业要以预防事故为重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风险普查、辨识和评估制度,做到“一企一标”,全面普查、辨识、评估和有效控制风险。组织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普查,对风险类别、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实施风险源辨识、分析和风险估测、评价,评估风险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确定风险防控重点。
3.实施风险分类和等级确定。对普查辨识评估出来的风险,按照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碰撞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区分确定风险类别。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不网风险等级、绘制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
4.明确风险管控措施。企业要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围绕制度管理、视频监控、在线监测、自动化控制、应急管理等内容,细化具体责任单位(部门)、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形成“一企一册”,并报当地交通运输监管部门备案。
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0号)要求,建立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在企业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企业风险点、风险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风险数据库,持续开展动态辨识、分析、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6.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根据行业标准,针对每一风险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标准和清单。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常态化。
7.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企业要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完善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在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中明显标注,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和风预控管理: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8.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关衔接。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高度重视。各二级单位要充分认识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安全发展理念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具体思路、方式和措施。各单位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安排专项资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组织、有序开展、系统落实。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组织研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相关标准、步骤、时限,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以超常决心、超常措施、超常力度全面推动落实。同时,要与企业全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同调度、同督导、同检查、同通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对落实不力的企业,及时向社会公开曝光或依法依规强制落实。
(二)统筹协调推进。各二级单位要制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遵循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通过组织“示范创建、对标整改、跟进执法、巩固提高、规范管理”等活动,发挥示范企业带动作用,力争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全市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公众信息平台等,加大隐患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理念的宣传,引导行业把隐患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作为转变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有效抓手,营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