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经研究,决定组建我旗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协同体(以下简称协同体),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为建立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儿童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各园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各校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通过教育资源共享、教研活动同步、家(园)校共育同参加、教师培训互相学习等活动,达到协同发展的目标。为2023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搭建平台、积累经验,确保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稳步推进。
二、实施范围
全旗各小学、幼儿园
三、组建方式
(一)结对范围
全旗“协同体”建设工作以就近原则,以“一对一”或“一对多”(一所小学对多所幼儿园),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双向无缝对接。
(二)管理模式
以小学为核心,各小学校长作为各协同体第一责任人,与协同体的园级领导组成工作领导机构,统筹管理各协同体工作,对本“协同体”工作全面管理安排,有针对性地组织校(园)幼小衔接活动,各幼儿园园长积极建言献策,配合协同体工作,双向靠拢做好衔接工作,为幼儿进入小学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进举措
(一)成立领导小组。旗教体局成立协同体领导小组,由教
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国春为组长,副局长张晓云和为副组长,
托幼办、基教办、教研中心负责人为成员。托幼办推进协同体的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基教办指导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准备工作,强化衔接意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做好幼小科学衔接课题研究,将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及时解决具体问题。托幼办、基教办、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联合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价,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二)落实工作任务。幼儿园与小学合力做好“六个一”规定事项,即每学年度至少召开一次幼小衔接协同体专项会议、每学年度制定一份幼小衔接专项活动方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双向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多方共育活动、每学年做好一次幼小衔接专项活动调研、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学习。各小学搭建协同体交流互动平台,采用互相观摩课程、交流分享经验、专题研讨举措等形式,每学期各小学组织至少一次协同体所有校(园)经验分享,促进校(园)间互动互学、互帮互助,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稳步推进。
(三)共享衔接经验。旗教体局将不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各小学组织协同体成员定期召开“幼小衔接”研讨会(可邀请其他协同体参与),形成丰富的经验成果和特色亮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幼小科学衔接经验”,旗教体局及时总结、宣传各协同体的典型案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与教研部门要提高认识,将此项工作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相结合,切实履行职责。各小学要高度重视、科学统筹、精心组织,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稳步推进。各校(园)要坚持问题导向,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确保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效。
(二)强化督导管理。旗教体局将把“协同体”工作做为日常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每年不定期督导检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责任、查落实,并就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各小学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对于行动过缓、重视度不高的校(园),将进行督促整改。
(三)重视宣传引导。各幼儿园、小学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公示栏、学校网站等渠道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进行公开,并利用班级群、学校微信公众号、家长学校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经验,树立正确导向,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