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各部门>能源局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0-12206 分  类: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乌审旗能源局 发文日期:2020年12月17日 名  称:乌审旗能源局关于印发《乌审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乌能局发〔2020〕97号 时 效 性: 内容概述:   各煤矿企业:   现将《乌审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

乌审旗能源局关于印发《乌审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12-17   分享:    下载

  

各煤矿企业:

  现将《乌审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乌审旗能源局

                                     20201217 

   

  全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2048号)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内能安监字2020663号)部署和20201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鄂尔多斯的督查意见,深刻汲取近期煤矿事故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2048号)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实施方案》(内能安监字2020663号)部署和202011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鄂尔多斯的督查意见,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强化煤矿重大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为基础,以“一通三防”和“打非治违”等为重点,深入排查煤矿企业和正常生产建设煤矿采、掘、机、运、通等主要系统和石门揭煤、巷道贯通、采空区密闭、井下动火、放炮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看不到、想不到、查不透”和“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等问题,强化问题隐患整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实现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成立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领导小组,为顺利推进全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长:赛音朝克图 乌审旗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周智慧      乌审旗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伟军      乌审旗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发俊      乌审旗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耀中      乌审旗能源局总工程师

          胡鹏瑞      煤炭综合执法局局长

  成 员:张智        安监室副主任

          冯博        煤炭综合执法局副局长

          任辉伟      煤炭综合执法局煤矿中队中队长

          贾伟        煤炭综合执法局煤矿中队副中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室,负责指导全旗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调度、汇总、分析、上报大排查开展情况。煤炭综合执法局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

  三、排查时间和范围

  从即日起至2021年底,排查范围为全旗非中央企业绝对控股煤矿。

  四、排查主要内容

  1.证照等情况。生产煤矿证照是否齐全。建设煤矿项目手续是否齐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组织施工。

  2.机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落实情况。是否按规定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配备相应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否满足煤矿实际需要;是否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管理职责是否落实;是否按规定设置采掘技术管理、“一通三防”、地质勘探、防治水、防治冲击地压等安全技术管理机构,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三项岗位人员”是否培训考核合格。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工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矿级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存在违法承包、转包分包,是否有序推进井下劳务派遣工的清退、划转工作。

  3.采掘部署情况。煤矿设计、采区设计及主要巷道布置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等相关规定;矿井、水平、采区、采掘工作面主要安全生产系统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采掘工作面个数是否超过规定;采掘接续是否紧张;是否如实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图纸;采空区和废弃巷道是否及时密闭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超层越界、开采保安煤柱和危及相邻矿井安全的其他行为;是否采用以掘代采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

  4.通风系统情况。矿井通风系统是否稳定可靠,生产水平和采(盘)区是否实行分区通风,采(盘)区进、回风巷是否贯穿整个采(盘)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矿井以及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盘)区是否设置专用回风巷。是否存在违规串联通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的情形。风门、风墙、密闭、风机等主要通风设施、设备是否按规定管理和设置。石门揭煤、巷道贯通是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

  5.瓦斯防治情况。是否按规定开展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按规定开展瓦斯检查,有无空检、漏检、假检,入井人员是否按规定携带瓦斯检测仪。

  6.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安全监控系统是否完成升级改造,运行是否正常,起到“监”和“控”作用,断电是否可靠。甲烷等传感器设置地点,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监控设备是否每月至少进行1次调校、测试,甲烷传感器是否按规定进行调校并测试甲烷电闭锁功能,是否按规定测试风电闭锁功能。矿长和总工程师是否每天审阅安全监控日报表,是否分析变化趋势。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等信息时,是否采取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并立即向值班矿领导汇报,处理过程和结果是否进行记录。安全监控系统显示和控制终端是否设置在矿调度室,能够及时处置危急情况。

  7.冲击地压防治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性评价,编制防冲专项设计,冲击地压矿井是否按规定进行区域预测、合理设计采掘部署、监测预警、限员作业和有效卸压措施。

  8.顶板管理情况。采掘工作面支护是否结合实际进行设计(过地质构造带、破碎带、应力集中区是否有加强补充设计)并按设计实施;采用锚、网、喷等主动支护的巷道是否安设顶板离层仪等矿压观测仪器;采煤工作面顶板悬顶面积超过规定的,是否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是否存在空顶作业情形。

  9.防治水情况。是否按规定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专门的探放水特种作业人员、专用的探放水钻机及配套设备(即“三专”);是否查明生产、准备、开拓区域水文地质情况、水害类型和导水通道,是否采用物探和钻探等两种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含水层富水性和断层、陷落柱含(导)水性等情况并做到相互验证(即“两探”);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发现突水(透水、溃水)征兆立即停产撤人的制度(即“一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是否安设由地面直接供电控制且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泵排水系统。是否采取水患区域积水线、警戒线、探水线、停采线等“四线”管理措施。设有地下水库的煤矿,是否按照《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采空区水库整治情况的通报》(内煤安字〔202061号)要求制定并落实疏排水计划和疏排水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10.防灭火情况。开采容易自燃或自燃煤层的矿井,是否编制防灭火专项设计并落实,是否建立自然发火监测和防灭火系统。是否对采空区、巷道高冒区和煤柱破坏区采取预防自然发火措施。是否按规定对井下火区进行管理。电焊等动火作业是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是否按规定设置煤矿消防供水系统。电缆、皮带、高分子材料等阻燃性、抗静电性是否符合要求。

  11.煤尘防治情况。是否建立防尘供水系统。是否按规定采取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是否采取清除巷道浮尘、清扫冲洗积尘、撒布岩粉、定期对运煤系统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是否按规定采取湿式钻眼、冲洗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煤岩洒水和净化风流水幕等综合防尘措施。采煤机、掘进机是否采用内、外喷雾措施。

  12.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情况。是否建立设备运行管理、检查维修制度并落实;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两回路电源线路;防爆电气设备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入井前是否进行防爆检查;用于升降人员的提升系统、主要通风机、主排水泵、空压机特别是井下带式输送机等重要装备的各项保护是否齐全可靠,是否按规定进行检修、检测检验和更换;是否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工艺。

  13.井下车辆运输管理情况。是否建立辅助运输车辆运行管理、检查维修制度并落实,是否建立入井车辆台账并及时跟新;车辆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车辆发动机缸数、制动和排放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入井前是否进行防爆检查和安全检查;井下运输道路是否按要求设置减速、反光、限速等标识和装置,长距离斜巷和巷道拐弯处是否设置紧急停车装置和避险设施;是否建立车辆司机培训、考核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并落实,是否存在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件上岗。

  14.爆破管理情况。煤矿是否对爆破工作专门管理,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井下爆破作业是否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是否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爆破”制度。炸药和雷管安全等级和存放地点、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15.应急处置救援情况。是否按规定建立救护队,是否按规定建立人员位置监测、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救援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从业人员是否熟悉突出、透水等灾害发生预兆和避灾路线。入井人员佩戴的自救器是否完好,入井人员是否会正确使用自救器。

  五、排查方式

  (一)煤矿企业自查自改。各煤矿对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的通知》以及井工煤矿221项检查表(煤安监监察〔20176号),结合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全面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要按照“五落实”原则进行整改。自查自改工作于202012月底前完成,从2021年起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全面自查自改,每次自查自改要形成自查自改报告。

  (二)开展执法检查。煤矿对照本方案要求扎实开展自查自改,执法局分阶段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第一阶段:2021年春节前针对煤矿重大隐患进行排查检查;第二阶段:2021年春节后开展全面排查检查。煤炭综合执法局制定2021年执法检查计划时,要将大排查活动列入执法检查计划并且每半年对煤矿大排查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煤矿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大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安全生产大排查领导小组,负责本矿大排查工作开展。结合本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突出重点,确保大排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统筹协调推进。各煤矿要将此次大排查活动与本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密结合,对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纳入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并动态更新,抓好问题隐患整改。落实《关于预判防控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的指导意见(试行)》(煤安监监察〔202025号),找准本矿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为大排查活动夯实基础。

  (三)严格落实责任。煤矿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工作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发现自查不认真、走过场、自查报告失实的,要责成其重新开展自查。煤矿上级企业要加强对所属煤矿的安全管理,检查指导煤矿自查自改工作。煤炭综合执法局和安监室要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精准性,现场检查前要编制检查方案;开展现场检查时,必须对上一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实,保证问题隐患整改到位。

  (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煤炭综合执法局要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企业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等执法措施,并按程序纳入安全生产联合惩戒“黑名单”。对发现的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移交有管理权限的部门。

  (五)强化信息报送。按照本通知文件要求,各煤矿企业将大排查自查自改报告分别于20201230日和2021610日、1210日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系统上报。

   

上一篇: 乌审旗能源局关于印发《乌审旗能源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2019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现场考核巡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乌审旗能源局关于印发第四季度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专家检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