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支部、嘎查村、社区、驻镇二级单位:
现将《乌兰陶勒盖镇2018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中共乌兰陶勒盖镇委员会
2018年4月12日
乌兰陶勒盖镇2018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8年乌兰陶勒盖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提高农牧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吉祥乌兰陶勒盖,全民共享美好新生活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
一、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继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2018年是我旗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开局之年,我镇要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项细化,逐项落实。一是做好创建规划。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统筹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查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突出抓好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和文化生活建设,下大力气提升嘎查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是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嘎查村(社区)要认真落实《全市文明村镇创建五年行动计划》,全力对标达标,补齐创建短板、打牢创建基础,积极争创新一届全市文明村镇。三是深化“德润草原·爱我乌审—乡风文明大行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等评比创建活动。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民风建设和评选重点,推出一批乡村庭院家居美化的示范样板。四是完善激励措施。继续为嘎查村(社区)先进典型在优先安排惠农项目、生产贷款政府贴息等方面的政策奖励,探索建立在就医、就学、就业、农技培训、参加节庆活动等方面的优待措施。
2.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一是抓好创建活动。今年是新一届全市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和复查认定年,各部门要认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的融合力度,积极参与全市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重点抓好一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教育)、一人(道德模范或身边好人)、一品(优质服务品牌)、一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风(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一牌(文明餐桌提示牌)、一传播(网络文明传播)、一共建(结对共建乡风文明)“八个一”项目建设。加强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不定期开展随机暗访,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深化文明窗口创建。推动全镇服务行业细化服务规范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公职人员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三是抓结对共建。各嘎查村要与3+1互助单位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乡风文明”活动,围绕改善环境卫生、推动移风易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共建任务。
3.深化文明家庭创建。一是做好典型选树工作。今年,全镇将评选20户文明家庭,各嘎查村(社区)要做好文明家庭发现、培养、选树工作,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身边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开展主题活动。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忆家风、谈家训、讲最美家庭故事”巡讲、文明家庭故事会巡讲巡演活动。组织开展家风评议、家风交流展示活动,使好家风教育感染更多群众。
4.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在镇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未成年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开展六项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加强农牧民道德建设和文明风尚建设。
5.深入推进公益广告宣传。一是加大宣传数量。利用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新媒体等,持续刊登“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通稿。设计制作契合绿色乌审发展理念、民族文化的公益广告,并进行广泛刊播展示。二是拓宽宣传载体。在广场、公园、集市、交通路口等重要场点,利用广告牌、宣传栏、文化墙、建筑围挡、立柱广告牌等设置各类公益广告,使公益广告抬眼可见、驻足即观。
6.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行动。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组织的作用,针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过度消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通过发放宣传小物件、宣传单、倡议书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摒弃陋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事不办或简办,逐步形成树新风、破旧俗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使广大农牧民对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加强教育引导。通过“道德讲堂”、文化墙、景观小品、生活日用宣传品、民间文艺等方式,建设新风尚宴会厅、举办集体婚礼等措施,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三是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嘎查村(社区)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引领作用,以党风带民风。嘎查村“三委”班子成员、红白理事会成员要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政策,从自家做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7.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一是聚焦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文明驾驶等交通陋习,强化执法管理和文明交通劝导,引导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交通习惯。二是深入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青年志愿宣讲员的传播带动作用,开展进单位、进嘎查村(社区)、进工地等宣讲活动,不断培养提高农牧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驾驶水平。
8.深入推进文明旅游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设置文明旅游提示牌、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册、劝导不文明旅游行为等方式,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人们的文明旅游意识。让外出旅行人员成为文明乌审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二是曝光反面典型。利用各级媒体适时曝光一批不文明旅游的反面典型。三是开展健步走、骑行等绿色出行活动,以文明风尚引领社会风尚。
9.深入推进文明餐桌行动。一是做好教育引导。继续在电视、微信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制作刊播一批公益广告,宣传报道好的经验做法,曝光铺张浪费案例,做好舆论引导。二是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争做文明餐桌行动的实践者和监督者,带头勤俭节约,树立良好形象。三是推动餐饮行业发出文明用餐倡议,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珍惜粮食,养成打包的好习惯,自觉落实“光盘行动”。
10.深入推进网上精神文明创建。一是做好新闻稿件、原创评论、优秀博文、图片视频的推荐上报工作。二是按照《旗区文明网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考评体系》和《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考评体系》要求,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三是广泛开展网络公益行动。常态化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慈善捐助、救灾助学、义务献血、环保宣传等网络公益行动。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牧民生活。
11.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一是做好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积极参与第六届全区、全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每季度向上级推荐上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名,二是进一步做好典型宣传工作。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举办专题展览、拍摄小视频、组织巡讲巡演、开展道德讲堂等形式,宣扬好人事迹,传播向善向上正能量。三是关爱礼遇先进典型,树立价值导向。通过免费体检、走访慰问、协调救助等多种关爱帮扶方式,彰显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关心和礼遇,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12.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一是注重项目培育。结合精准扶贫、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和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等,开展一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重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征集认领活动,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强信息管理系统推广运用。及时发布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时长记录、服务项目,逐步形成居民服务需求被采集发布,志愿组织或志愿者根据发布信息及时承接服务一条龙的循环模式,进一步拓宽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渠道。三是创新活动载体,继续深化“德润草原・爱我乌审——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以学雷锋月、“全国助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我们的节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充分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结对帮扶、“三下乡”“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开展扶贫济困、义诊送药、法律援助、交通引导、文明礼仪、心理疏导、嘎查村(社区)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3.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之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营造“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的浓厚氛围。
14.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各嘎查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及时将图文信息及时报送到镇宣传办。各嘎查村(社区)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挖掘亮点特色,注重总结提炼,展示工作成效,通过积极宣传,扩大工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