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2018年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推进全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圆满完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培育适合我镇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开展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内容的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深入倡导全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推进健康乌审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探索适合于我镇的慢性病防控策略和长效管理模式。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降低社会和个体风险,全面推动和促进我镇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体目标包括:
(一)政策完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二)环境支持。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建设健康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环境。
(三)体系整合。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四)管理先进。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五)全民参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协作联动、绩效管理和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交流信息,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多部门对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联合督导,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效果。
(二)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步道、小屋、一条街、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镇卫生院设有自助式健康检测点。
(三)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辖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倡导科学健身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工间健身、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在校学生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
(四)开展烟草危害控制,制定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等室内区域和公共交通工具及有必要的室外公共区域全面禁止吸烟,辖区无烟草广告。依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开设戒烟咨询热线,提供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
(五)充分发挥全媒体的重要作用,公共场所设有慢性病防控公益宣传广告,主要媒体开设宣传专栏,传播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信息,社区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向居民提供慢性病防控科普读物。学校、幼儿园普遍开展营养均衡、健康体重、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六)建立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发挥群众组织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为切入点,培育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开展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
(七)辖区建立规范的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并结合体检结果,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对职工开展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
(八)辖区各医疗机构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对高危人群提供干预指导。镇卫生院提供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服务。
(九)辖区根据区域慢性病主要负担情况,应用推广成熟适宜的技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疾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针对儿童等口腔疾病高风险人群,推广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预防适宜技术。
(十)实施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患者的规范整治管理,努力提高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推进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干预评估,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
(十一)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组成签约医生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提高辖区签约服务覆盖率。
(十二)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十三)蒙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发挥。在镇卫生院建有蒙中医综合服务区,传播蒙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加强蒙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发挥蒙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十四)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十五)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紧密结合。
(十六)利用人口健康信息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覆盖辖区全人群的死因监测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实现慢性病监测与管理信息互联互通。
(十七)二级以上医院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十八)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我镇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鼓励政策、机制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四、职责分工
(一)共性职责
1.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慢性病防控政策、规章制度,包括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
2.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具体负责人。
3.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重点开展“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同时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4.坚持工作日开展工间健身活动,每年组织或参与至少一次健身竞赛活动。
5.严格执行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烟要求,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示。
6.积极组织号召职工参与各类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各类健康日活动,提高职工慢性病健康素养和技能。
7.每两年组织一次职工体检,并开展相应的健康指导工作。
8.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拓思路,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二)部门分工
1.镇人民政府。成立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和督导制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多部门联合督导;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
2.宣传办。制定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媒体传播计划,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大众媒体上设置慢性病宣传专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媒体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的宣传报道。督促各类文化娱乐场所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文化站等文化、科普场所定期播放慢性病防治科普宣传片及公益广告。
3.卫计办。负责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出台与慢性病防控及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政策;负责制定并出台全镇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和管理系统;加强慢性病防控专业队伍建设;对示范创建工作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督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落实有关制度;组织开展慢性病宣传日活动;指导开展健康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餐厅(食堂)等示范创建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设置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
4.财政所。做好示范区建设有关经费保障,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资金扶持长效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5.中小学校。落实健康学校、健康食堂支持性环境建设情况;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开展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组织动员学生和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健身、护眼、护齿等健康生活行动;落实课间操和体检制度;组织家长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推广学生营养午餐制度;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儿童的龋齿充填及适应症儿童窝沟封闭等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干预措施;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6.文化站。负责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促进健身活动的支持性环境,在健身场地设立合理的身体活动指导标识,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群众性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健身操等健身活动方法培训与宣传,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制订职工工间操制度并督促执行;积极宣传倡导步行、骑自行车等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统计全镇体育设施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或计划,促进全镇体育健身事业的和谐发展。
7.民政办。负责对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涉及的农村五保户、城乡社会困难户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给予救助;积极为慢性病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为相关部门提供居民死亡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和死因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资金为各村(社区)提供群众健身设施。
8.社保医保办。负责城乡慢性病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逐步提高常见慢性病治疗费用统筹补偿标准。
9.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对餐饮业管理和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膳食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公共餐厅建立健康饮食宣传制度,创建示范餐厅和食堂;督促药店设立血压和体重测量免费服务点。负责引导食品销售企业销售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健康的食品,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组织商场、超市开展推广食品营养标签宣传活动,督促销售企业确保所销售的加工食品中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比例不低于50%,群众膳食标签知晓率不低于30%;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要求,创建“示范商场(超市)”“无烟超市”;禁止烟草广告。负责监督食品生产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政策,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示范企业”。
10.统计站。负责协助卫生计生部门统计开展诊断等工作必需的核心信息资料。
11.卫生院。负责将慢性病相关知识纳入科普宣传内容,组织开展慢性病、平衡膳食健康讲座;负责慢性病科研方面的技术支持、指导和科研项目的立项、引进等。
12.综合执法局。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和户外广告牌设置。
13.工会。积极争取职工的健康权益,组织职工开展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为职工提供健康、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和每年为职工提供健康体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职工的健康促进和健康宣传活动。
14.团委:负责积极发展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志愿者,在青少年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团员和青少年积极参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推动“健康生活从青年做起”的健康生活表率活动。
15.妇联:负责组织妇女集体性健身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妇女的健康促进和健康宣传活动。
16.派出所。负责提供居民户籍准确信息,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开展死因监测漏报调查工作。
17.各村(社区)。组织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建设和完善村(社区)健身场所、健康教育活动室和宣传栏;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餐厅创建工作,营造宣传和支持性环境,督促社区、村委会组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组建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个团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慢性病的基线调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等。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9月)。成立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相关资料,召开专门会议,动员部署各项工作任务。
(二)实施建设阶段(2018年9月-11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三)自查迎检阶段(2018年11月-12月)。开展自评、自查,申报并接受自治区创建办专家组的考评、验收。
(四)持续推进阶段(2018年12月以后)。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迎接复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合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完成示范区创建任务。
(二)落实经费保障。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规范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可持续推进。
(三)强化信息报送。畅通信息交流和报送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建立信息上报和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负责创建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统计及档案管理工作,按要求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可靠。
(四)建立督导评估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季度对创建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政府成立联合督导组,根据各地区各部门上报工作报表和工作进展等信息,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附件:1.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分管领导和
工作人员信息表
附件一
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樊占军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副组长:王凤龙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张万祥 社会事务办主任、工会联合会主席
成 员:王悦峰 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
董 德 党委委员、副镇长、人武部长
张春强 副镇长
青 梅 党委委员、副镇长
杨 彦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贺秉元 河南办事处副书记
陈玉喜 城管执法大队队长
冯殿忠 党委委员
朱永刚 毛布拉格村副主任
石秀荣 堵嘎尔湾村主任
王生凡 排子湾村副主任
王生春 庙滩村副主任
谷正波 水清湾村副主任
李红伟 无定河村副主任
石映录 包日陶勒盖村主任
刘广宏 萨拉乌苏村主任
潘 兵 王窑湾村主任
刘 勇 红进滩村主任
赵文峰 大石砭村主任
樊立忠 小石砭村副主任
王海明 河南村主任
田海军 巴图湾村主任
谷正业 河园社区主任
王震军 无定河中心卫生院院长
杜喜平 河南卫生院院长
方彦峰 无定河国土所所长
边永军 无定河第一派出所所长
王吉富 无定河第二派出所所长
吴彦东 无定河司法所所长
额尔德尼图 河南司法所所长
思志忠 无定河动检站站长
张泽旭 无定河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郝继宏 无定河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
任 春 无定河林工站站长
俄日克图 无定河水利服务站站长
高彦峰 河南学校校长
雷浩军 纳林河小学校长
白雪梅 河南幼儿园园长
杨广爱 无定河幼儿园园长
谷晓鸿 纳林河供电所所长
朱 春 河南供电所所长
贾存良 纳林河交警中队队长
樊春伟 纳林河信用社
张 军 河南信用社
白建军 庙滩信用社
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慢性病防控措施。建立联络员制度,各单位设联络员1名,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研究、部署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并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卫计办,办公室主任由张万祥同志(兼)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工作,制订工作计划、总结,组织监督检查、考核验收、项目评估等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附件二
无定河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信息表
单位名称
|
姓名
|
职务
|
办公室电话
|
手机号码
|
QQ或微信号码
|
备注
|
|
|
|
|
|
|
(分管领导)
|
|
|
|
|
|
|
(工作人员或联络员)
|
此表务于11月7日前加盖公章后传于2468615093@qq.com
联系人:王婷
联系电话:15247718776 198047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