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苏力德,美在底蕴。素有“中国·三乡文化”之美誉的苏力德苏木,是一块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育人家园,自然传神、韵味深远的民俗文化,承载着这方热土厚重的历史积淀。
神韵苏力德,美在和谐。苏力德苏木南邻秘境峡谷无定河,北依大漠风情毛乌素,东邻旗府重镇,西壤鄂托克,草原明镜陶利河南北贯通,铁路与公路纵横交错,11个嘎查村54个农牧业社如珍珠般镶嵌在472万亩这片富裕的土地上,1.2万农牧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
神韵苏力德,美在富裕。苏木党委、政府与全苏木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勠力前行,全苏木生产总值达到52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8.75%。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00元,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与2011年相比发生巨大改善,健康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农牧业产业呈现出规模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效益日益明显的发展态势
产业总量大幅提升:肉牛、细毛羊、生猪总规模达到33.1万头只,累计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21家、高效益家庭牧场118家,先后培养出了文公希礼、大和牛业等多家本土企业,引进了蒙祥肉业、和牛投资有限公司、世鑫泽等3家龙头企业,成为全旗肉畜饲养、肉食供销重要基地。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效益明显:“陶日木”“珠利格”“和牛”“文公希礼”“昌煌小杂粮”“三岔河”“蒙枣”等农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和美誉度逐步提高。产加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蒙祥肉联厂、珠利格肉联厂、文公希礼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昌煌小杂粮加工厂等4处农畜产品加工厂投入使用。现代农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着力调整粮经饲比例,鼓励农牧民转变传统耕作模式,适度发展瓜果蔬菜、葵花、药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打破了一粮独大、一粮到底的传统格局。全苏木水浇地规模达到19.2万亩,累计成立规模型种植专业合作社15家,农机合作社5家,先后整合培育出了朝岱3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和沙尔利格2.5万亩有机农业示范田。
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特点鲜明、元素丰富的发展态势
五年多来,有效规划出了东中西三条文化旅游线路,通过招商引资PPP模式加大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投资,成为全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区域之一。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实施了陶尔庙“五畜文化”主题广场、民俗文化主题展厅、特格音敖包改扩建工程,国家AAAA级景区察罕苏力德生态游牧旅游区运行良好,陶尔庙嘎查荣获全国少数民俗特色村寨,陶尔庙嘎查“五畜文化”产业效益突出。以现代新型旅游业态为主题,实施了苏里格沙漠公园、滑雪场建设项目。以自然风情为主题,培育出了呼和芒哈万亩马兰花观景区、小河畔自然风光观景区、朝岱3万亩良田游览区。以红色革命历史人文为主题,修建了贺希格巴图生态文化公园、朝岱“大圐圙”,苏力德红色革命博物馆建设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生态林沙产业呈现出试点推进、三效兼赢、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五年多来,苏力德苏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富民经济建设,着力实施了一批生态型和经济型林沙产业项目、打造了一批生态恢复片区、建成了一批沿城沿线绿色屏障,实现“生态与产业并举,美丽与发展双赢”,引进大型经济林企业2家、红枣种植合作社1家,协调成立毛乌素枣业研究所,培育出了红枣种植基地2处,种植面积达到0.2万亩;以合作社+农牧户+企业的模式,鼓励引导农牧户发展红枣产业,种植面积近0.3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65万亩,实施村庄绿化0.48万亩,落实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围栏封育项目16万亩,生态安全屏障效益初显。
集中精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攻坚成果十分明显
按照“六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以产业扶持为主,投资近2000万元,帮助274户贫困户完善健全了水、电、路、住房、棚圈五大配套建设,786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完成了脱贫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扶贫“回头看”工作,巩固扶贫成果。
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改善明显
五年多来,累计投资4.9亿元,集中力量对房屋、通村入社道路、农电、通讯、饮水、活动阵地、卫生室、文化室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地区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农村牧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空前完善。沙尔利格社区、陶利社区、蘑菇滩村、朝岱嘎查的城镇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供水、供暖、供气基本实现全覆盖;通史防洪渠改造工程完成,朝岱小河流域水土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沙利35KV变电站升级扩容、陶利至沙利35KV二电源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实施完成,塔来乌素220KV、35KV输变电线路工程启动实施,宝日呼岱、呼和芒哈输变电站项目获批,上海庙至山东临沂+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全线贯通;陶上铁路、蒙华铁路境内段工程完成铺轨,通史至城川红色旅游专线主体工程完工,镇区通往巴图湾方向道路改造完成,累计修建通村入社乡村道路(水泥路、砂石路)400多公里。
凝心聚力,持续改善保障民生,百姓获得感幸福度显著提升
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养老救助、低保兜底、民政救灾等惠民工程的投资扶持力度,落实民政残联领域补助、救助等各类民生保障资金3050万元。陶尔庙蒙中医养生馆、陶利幼儿园、陶尔庙养老院、陶利养老院、沙尔利格养老院建成投运,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层医疗卫生室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少数民族群众惠民保障措施有效落实。
回首过去,今天的苏力德苏木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干部群众思想更加解放,干事创业劲头更加有力,大美新牧区、神韵苏力德变得清晰而亲切。展望未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全域苏力德“一区两带”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大力提升“三大基地”建设水平,打造牧业大镇、文化名镇、生态重镇,为神韵苏力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篇章,开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征程。
(徐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