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片乌审

2017年

07月07日

17:22

来源:

【字体:

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促发展——全旗农村牧区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召开

  7月3日至5日,旗委、政府组织召开全旗农村牧区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对我旗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化旅游、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观摩检查,通过听取汇报介绍、观看专题片等方式,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总结经验。

  旗委书记吉日嘎拉图,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乔允利,旗人大常委会主任伊达木,旗政协主席袁鹏云,旗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苏日嘎拉图,旗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力平,旗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党组成员郝伟,旗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赵咏峰,旗委常委、统战部长阿拉腾图雅,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清,旗政府副旗长杨颖新,旗政协副主席李吉日木图等在家县级领导;农牧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各苏木镇以及全旗61个嘎查村主要负责人参加观摩会。

  7月的乌审草原,风轻云淡,绿野幽幽、瓜果飘香,一派生机和希望。全旗农村牧区重点工作现场观摩组先后深入苏力德苏木、无定河镇、图克镇、乌审召镇、乌兰陶勒盖镇、嘎鲁图镇6个苏木镇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农牧业龙头企业及农牧民示范户家中,看现场、听汇报、找差距、学先进,共同探讨进一步做好全旗农村牧区重点工作的新思路、好办法。

  7月3日,观摩组依次到苏力德苏木塔赖乌素嘎查互助资金发展协会和有机肥厂项目,无定河镇田园综合体、王窑湾村产业结构调整、萨拉乌苏村基层组织建设,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万亩马铃薯基地、沙尔利格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和通史嘎查细毛羊养殖示范户进行实地观摩。

  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建设万亩马铃薯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主要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农牧民以土地参与入股分红,规模化经营,产品远销海外;无定河镇通过“党建+发展”工作思路,围绕党建抓生产、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立足实际,结合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优秀党员的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无定河镇王窑湾村农牧业结构转型成效显著,依托优越的地理优势,着力破解农村人多地少的发展难题,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科学种植辣椒、马铃薯等作物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形成了家家户户都有蔬菜产业的产业结构格局。此外,塔赖乌素嘎查依靠互助资金协会破解贫困户发展难题,无定河镇田园综合体建设“一区三带八园”让农牧民共享发展利益,沙尔利格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牧民科学种养殖,陶尔庙嘎查丰富党建内涵、发展党建+旅游等好经验、好做法都给观摩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7月4日,观摩组先后深入图克镇巨力田园综合体、亿超蒙古风情园、梅林庙社区、巴音淖尔草原、黄陶勒盖嘎查,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浩勒报吉村、中乃村、查汉庙嘎查等地进行实地观摩。

  图克镇巴音淖尔草原依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对周边的农牧户的放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打造蒙元文化特色民居,培育了民族刺绣、食品加工、奶食品制作、餐饮等28户文化旅游接待户,为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将巴音淖尔打造成为全镇全域旅游与蒙元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图克镇坚持深入挖掘蒙元文化内涵,增强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将文化旅游与现代农牧业高度融合,将周边地区的农牧民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将草牧场进行统一流转,以分块进行规划,在不改变地貌植被、不搬迁牧户、不改变原有生产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将巴音淖尔全面打造成为美丽图克和绿色乌审的新名片。

  乌审召镇结合全镇农牧业基础薄弱,现代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程度低等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绿色发展、全域联动”的原则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乡村一品”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南牧北农、全域旅游、种养加销统筹结合、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一座收藏了传统的农耕用具、生活用品等农民艰苦劳作记忆的农耕博物馆,生动再现了“泉乡”各个时期的农牧民生活风貌。博物馆中的老物件都是镇村干部深入到农牧户家中,通过收藏者赠予和暂借、收购等方式征集的,每一件老物件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都能唤起人们的记忆,更能吸引住游客的目光,让年轻人感悟历史,让年长者回忆岁月。博物馆里记录的诸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春风不刮地不消,秋风不刮穗不饱”等农谚,也为观摩组成员津津乐道,纷纷感叹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农耕博物馆传承了乡土文化,抢救了历史文化遗产,挽救日渐消失、濒临失传的老物件,同时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一天下来,图克巨力田园综合体、图克镇基层党建工作,乌审召镇中乃村红葱种植基地、巴彦陶勒盖村底蕴深厚的马文化产业等特色发展模式受到观摩组的一致好评。

  7月5日,观摩组深入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文贡塔拉合作社、胜利村,嘎鲁图镇巴音柴达木村、神水台村、沙沙滩村、呼热胡社区等地进行实地观摩。

  观摩中,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基层党建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方法让观摩组耳目一新。该嘎查坚持以党建带全盘,以党建统全局,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全市农村牧区“五好三提升”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全旗“星级化管理、个性化创建、精细化服务”总体思路,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型党组织”。在胜利村“老村长故事汇”,60年的老村长王文秀讲起过去的故事声情并茂、情难自己,带领大家深情回忆了艰苦岁月的乡村往事,并激昂领唱红歌。虽然老村长已年逾七旬,但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和坚定不移地理想信念都令人动容。据了解,乌兰陶勒盖镇通过走访当地及乌审旗周边群众、老干部10余次,征集相关资料,共收集相关文字资料40余万字,图片资料30余张,相关文物50余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老村长故事汇”,进一步发扬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行车中,下起了瓢泼大雨,雨由大到小,淅淅沥沥。然而,断断续续的雨点并未影响大家观摩学习的兴致和热情。来到嘎鲁图镇巴音柴达木村,观摩组听工作人员介绍起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新招”。今年,嘎鲁图镇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牵头、群众自愿”的方式,在巴音柴达木村建设了塑料大棚90栋,引导农牧户种植辣椒、香瓜、豆角、西瓜等各类果蔬180多亩。目前,巴音柴达木村设施农业基地初步形成了育苗-栽植-观光-采摘-贮存-外运的产业发展链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对全村乃至周边地区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在雨中结束了最后一天的行程,乌兰陶勒盖镇的文贡塔拉专业合作社、胜利村土地整合、鄂尔多斯市蒙阿阿胶有限责任公司100吨/年阿胶项目和嘎鲁图镇的巴音柴达木村基层党建工作、神水台村生态水稻基地、沙沙滩村乡村旅游体验基地、呼热胡社区建设等内容让观摩组颇有一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感受,大家认为这些地方的发展模式有共同点但又独具特色,值得互相学习借鉴,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三天辗转六个苏木镇,一路上边观摩、边交流、边点评,大家有奔波也有收获。观摩组成员纷纷表示,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现场观摩会为大家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和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平时交流不易的各地基层干部,更要将先进经验、好的做法留在照片里、记在心底里、落实到工作里,找出适合本村本嘎查发展的路子,带动全旗农村牧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