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悄至,乌审召镇虾鲜四溢!
眼下正是吃虾的好时节,乌审召镇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迎来了丰收季,2025年首次成虾测产成功,抢“鲜”上市,约3300斤南美白对虾“蹦上”农牧民餐桌。
走进乌审召镇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虾棚里,一排排虾池井然林立,一股股鲜活的“海味”扑面而来。捕捞工人握紧木杆,用力一抬,小网破水而出,网兜里,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晶莹剔透,银鳞闪烁,水珠顺着网眼簌簌落下,勾勒出一幅丰收盛景。南美白对虾被过秤,装进活虾充氧运输袋里,陆续被销往乌审召镇周边地区。
“这次测产的南美白对虾长势很好,大概15-20头一斤。虾的品质也比较高,清亮透明、壳薄体肥,目前估算一池能达到300斤左右。今年行情也好,市场零售价在每斤60块钱,目前已经销售了5池虾,销售额达到了6.6万元,预计第一批虾销售总额能达到19.8万元左右。”盛满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布仁满都呼说。
据了解,由于将盐碱水调兑井水稀释,模拟出海水环境技术逐渐成熟,养殖基地尝试全年不间断循环生产,一年能养殖四批虾,每个周期约90天。第二批的虾苗已于3月23日投放,再过40多天便可上市,第三批虾苗投放了25万尾,目前在淡化阶段,预计八月底、九月初能够上市。此外,基地正在改造第二、第三个养殖棚,计划今年还将引入鲈鱼、东星斑、墨鱼等新品种,后续也将陆续上市。
昔日的盐碱涝洼地,变身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近年来,乌审召镇党委、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借助打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组合拳”,探索创新共富模式,推广查汗庙盐碱地鱼虾养殖、巴嘎淖尔村盐碱地水稻种植等生态高效种植养殖方式,让更多老百姓“盐碱地里捞金”,为高效利用盐碱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当盐碱滩涂变身 “鱼米之乡”, 这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土地利用难题,更成为 激活镇域经济的 “新引擎”,让“党建领航,绿富同兴”乡村振兴 “共富路” 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