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苏木镇动态

2025年

05月23日

15:47

来源:

【字体:

毛乌素沙地“黑珍珠”——呼吉尔特村羊肚菌铺就金色致富路

  近年来,乌审旗锚定“党建领航 绿色乌审”发展定位,立足毛乌素沙地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沃土。图克镇呼吉尔特村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以羊肚菌种植为突破口,成功培育本土菌种,创新暖棚中膜种植技术,构建起全链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4年,通过该村引领带动,羊肚菌种植面积累计达300余亩,年产量突破35万斤,实现产值1750万元,带动周边230余户农牧民户均增收10万元,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赋能、金色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领航破困局,创新驱动育产业。呼吉尔特村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作为典型工矿区,面临耕地稀缺、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瓶颈。村党支部直面“人均耕地不足2亩、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困境,立足谷雨时节沙柳丛中野生羊肚菌自然生长的生态优势,将目光投向这一“菌中之王”,开启特色产业破局之路。为攻克羊肚菌种植技术难题,村党组织书记带领一班人,赴四川、云南等主产区考察学习12次,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专家团队驻村指导,历经6年18轮试验,成功从本地野生菌种中提炼出适应北方干旱气候的优质菌种,创新大田双膜覆盖、大棚中膜保温保湿等核心技术,将亩产量稳定在1200斤,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40%,亩均产值突破10万元。在产业推广中,村党支部推行“书记领办、党员包联”机制,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流转土地30亩试种,8名党员示范建设标准种植大棚,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的方式,打消群众顾虑。同时,创新构建“党支部+乌金聚艺商贸有限公司+农牧户+美食体验店”利益联结体系,实现菌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全链条闭环运营。2024年,该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345.5万元,纯收入344万元,为全村农牧民每人补助医疗保险300元,成功将“菌中之王”转化为群众的“致富密码”。

  跨域联动拓版图,飞地经济强引擎。呼吉尔特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无定河镇大石砭村、苏力德苏木纳林河村建立“跨村联建”机制,依托中央扶持新型集体经济项目,共同打造羊肚菌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技术共享、人才共育、市场共拓”模式,累计开展专题培训26场,培训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为联建村提供菌种1.2万袋、营养包12万袋,派驻技术专员15名,推动大石砭村、纳林河村预计当年可实现羊肚菌亩产800斤,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在跨区域发展中,乌审旗羊肚菌产业以技术输出为纽带,辐射陕西榆林、延安,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等10余个旗县区,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超200亩,形成“乌审技术+异地种植”的产业协同格局。2025年,与陕西榆阳区签订200亩种植合作协议,提供菌种及全程技术服务,预计带动当地年产值突破1600万元。

  品牌赋能增效益,多元营销拓市场。呼吉尔特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羊肚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乌金聚艺商贸有限公司注册“毛乌素沙地羊肚菌”商标,制定《绿色羊肚菌种植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建立从菌种培育到产品上市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建成西北地区首个羊肚菌种源基地。2024年,该产品荣获“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称号,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成为乌审旗首个获得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特色农产品,技术专利转化率达90%。在市场开拓方面,乌审旗积极融入“暖城多味 绿色乌审—首府行、高校行”等系列推介活动,在呼和浩特、北京、南京、西安等地参加农展会10余场,与周边大型综合商超等平台签订购销订单。同时,创新“线上直播+线下体验”营销模式,打造羊肚菌主题美食体验店,提升产品附加值,市场溢价率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