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要,以厚民心为本。一座吉祥小镇,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近年来,乌兰陶勒盖镇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全力推动各项民生工作高水平完成,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民生”跟着“民声”走
“我们社和霞晖公司之前因为1311亩的集体土地租赁一直有纠纷,如今长达2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快要到期了,土地如果能拿回来,那可真是了却全社农牧民的一桩心事呀!”红旗村红泥湾社的农牧民万晓龙说。
“我们周围这十几户人家夏天浇地的时候总是存在电力不足的情况,用电高峰期大家都得排队用电,真希望今年夏天能有所改善。”巴音敖包嘎查的农牧民苏雅拉达来说。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到农牧民的诉求,乌兰陶勒盖镇组织干部职工沉下身去听民声,88名干部职工累计入户1775户,面对面询问群众需求,累计征求农牧民诉求74件,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政策普及、地界矛盾纠纷等诸多方面。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乌兰陶勒盖镇特意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增设“文明实践云点单”栏目,收集群众需求,及时回复,开展一对一的民生服务。
“民声”入耳,“民生”落地。
针对多方渠道收集到的诉求,镇党委第一时间核实整理、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嘎查村社区的自主力量,调处一批民生小事;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研判,解决一批民生难事。红旗村红泥湾社成立土地合作社,长达25年的土地矛盾纠纷得以解决,1311亩土地回到集体,利益相关农牧民人均分红2325元;推进供水保障工程,提高供水水量、水质、供水率及自来水普及率,保障农牧民用水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修建和电网搭建,是广大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牧民频繁向我们提出的民生诉求。今年来,动工实施黄陶勒盖35kv变电站建设工作,建成后将扭转南部4个村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大力发展红旗村肉牛养殖业,投资150余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满足产业发展用电需求;截至目前全镇范围统计入库近200km道路改造需求,今年以来先后修缮道路近30km,仍在多方争取项目及资金完成剩余道路改造工作;累计架设高低压线路43km,安装变压器17台……群众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变化、见到了成效。
推的是“项目”,暖的是“民心”
2023年乌兰陶勒盖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镇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产业兴镇,奋力打造项目支撑、产业崛起的实力乌兰陶勒盖。
民生项目为农牧民幸福生活加码,乌兰陶勒盖镇率先成立村投公司“乌审旗伊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同乌审旗华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乌兰陶勒盖镇优质肉牛养殖“个十百千”工程(培育一个育肥场、十个养殖合作社、带动一百个繁殖大户和年出栏一千头只育肥优质肉牛),推行“户繁企育”发展理念,同市、旗环保投资公司达成镇煤气化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合作协议,为全镇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动员嘎查村社区共同入股,贯通“产、加、销”一体化服务,让集体经济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镇域范围积极筹措推进清洁能源供暖工程,取缔散煤供热,在算“经济账”的同时算好“生态帐”;动工建设玉米烘干厂,助力胜利村打赢乡村振兴“翻身仗”;协调推进跃进村矿区绿色清洁型综合服务区,实现公路运输现代化,村集体经济提质升级;前进村“皇香”生猪育肥园二期项目正式完工,7月中旬购入新一批仔猪,2023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千万;红旗村万头牛场生产用电架设工作提上日程,产业发展令人期待;十项民生实事累计投资930余万元,惠民工程稳步推进,惠及辖区每位农牧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这一座吉祥小镇,一项又一项的民生工程正乘风而至,一件又一件的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