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近年来,乌审召镇惠泽社区坚持功在平时、功在基础,从强化基础设施、强化网格治理、强化服务效能、强化文明意识四个方面入手,把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文明社区建设的“责任清单”,常态化推进文明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强化基础设施 建设“宜居”家园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落脚点,惠泽社区投资近6万元完善文化广场基础设施,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安装照明灯8盏,新建2个凉亭、改建1个喷泉,安装9个健身器材及4个监控,大大改善和提升了镇区尤其是广场周边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有效满足了广大居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迫切需求。对科研路1.4公里的路面进行维护和硬化,完成工商所东侧240米巷道硬化,铺设绿化带180米优化出行环境,受惠群众达126户。召开多次会议推进牧民街、团结路迎街面商铺立面改造工程项目,广泛征求商户意见建议,对团结路双向迎街面175间商铺进行立面改造,统一抹灰墙体并喷涂,进行室外弱电改造,为商铺免费更换新牌匾,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强化网格治理 建设“平安”家园
惠泽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建立“一格管理,全网联动”工作机制,社区支书任网格长负责上下协调,处理网格受理的疑难、隐患问题。党员任网格员实行“1+N”联户制度,定期走访摸排,开展民生事项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政策理论宣讲、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发挥社情民意“收集员”、帮困解难“服务员”作用,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房屋安全、供暖设备大排查,聚焦重点区域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网格员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册700余份,《惠泽社区致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300余份,累计排查整改问题50余个,带动志愿者、青少年联合开展环境整治6次。结合“征集、处理、反馈、回访”工作闭环机制,征集居民微心愿22条,包含铺设下水管道、修整路面、维修院墙等需求,现已解决完成18条,剩余4条正在推进,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强化服务效能 建设“温馨”家园
惠泽社区通过市级单位包联、旗级单位帮带,驻镇企业互助共建的工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下沉社区,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便民服务。不定期组织开展“五点半课堂”、“相约星期六”、“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引导退休教师、志愿者主动参与,为社区居民、儿童提供免费课业辅导、爱心理发、普及普通话、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规范建设惠泽社区为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打造电影播放室、棋牌室、休息室和文体活动室,为社区乃至全镇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年内开展慰问20余次,送出慰问金近2万元,共计救助孤寡老人8名、困难家庭4户,大病户2户,老党员2名,退役军人2名,通过“入户走访+交流疏导”,为辖区居民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强化文明意识 打造“靓丽”家园
惠泽社区坚持以文化浸润涵养文明之风,依托学习讲堂、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好党的声音,讲好勤劳致富、邻里互助的家风故事,教育引导居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扭秧歌、扇子舞、二人台等文艺演出10余次,组织开展“文明知识竞答”和“文明家庭评选”等示范创建活动5次,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营造“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浓厚氛围。建立文明积分超市,开展“随手拍,换积分”活动,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和红灰黑榜晾晒制度,根据社区不定期检查和居民群众监督,对文明行为亮红榜“点赞”,对不文明行为挂黑榜曝光,通过红灰黑榜晾晒20余次,积分兑换礼品50余次,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感悟文明、认知文明、践行文明,提升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