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开->教育体育->教育动态

2024年

11月18日

15:34

来源:

【字体:

乌审旗教育体育局:“行走中的课堂”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红色教育、研学旅行、素质拓展、生态环保、法治体验、公共安全、礼仪实践、志愿服务……在绿色乌审,多彩的校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打造出多彩的“行走中的课堂”,以“实践育人”打开更大更广阔的课堂空间,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赋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行走的课堂更精彩。近年来,乌审旗立足实际,注重特色,注重创新,注重实效,打造校内校外融合的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拓宽青少年学生课外研学实践课程,构建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多元评价,完善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创新推行全息化、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四全”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乌审特色的“实践育人”之路。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研学实践品牌 

  乌审旗创新打造“行走中的课堂”研学实践品牌,建立“基地+学校”“营地+学校”等互动教育模式,通过协同教育,积极开展多主题宣传教育、多课程融合渗透、多线路研学活动等特色实践教育活动;优化整合校内外研学教育资源,坚持协同育人,旗教体局与旗文旅局、科技局、人防办等部门密切合作,合作建设青少年主题场馆工程;聚焦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拓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坚持教育性、实践性、服务性、安全性和公益性于一体,实现全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全覆盖;加速深化区域合作,立足新时代研学实践教育发展,加强与呼包鄂榆城市群营地互联互通,共同开发研学课程线路,创新打造研学实践联盟,提高研学课程的服务与育人质量;对标对表先进,拓宽合作渠道,强化互学互访互鉴,深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与北京、上海、四川、宁夏、云南等地营地形成互联互通机制,学习先进的研学管理经验做法,共建共享研学线路课程,打造“行走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共享的课堂”。 

  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近年来,乌审旗实践课程开发出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探索、主题教育、研学实践五大模块的40多门课程,其中创意美术、创意手工、科学实验、沙盘游戏、彩泥陶艺等各类培训课程20多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快乐、成功,感悟创造、成长。 

  赋能学生发展,聚焦聚力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乌审旗坚持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发掘丰富的红色主题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实践育人”过程中,优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深化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建设,引导研学基地精研实践课程,拓宽中小学生参与面,不断提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 

  红色研学作为一种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形式,既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乌审旗坚持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用好用活用优研学实践资源,依托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巴图湾民兵检查站等,组织超过5000名各学段的青少年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教育活动,开展“追寻党的足迹——红色之旅”研学教育实践活动,追寻党的红色足迹,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种爱国强国的种子,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红色旅游“热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 

  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乌审旗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乡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依托乌审特色实践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乌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绚丽的瑰宝。结合乌审旗及周边地区独特优美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底蕴,创新开发“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红色教育”“社会体验”“科技创新”五大主题研学课程,积极开发魅力康城行、爱我暖城行、畅游华夏行、放眼世界行四条研学主线,精心设计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身边榜样、生态文明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等10条研学线路,探索推行以N条研学路线、3种研学类型、2类研学师资、1个研学品牌为主要内容的“N+3+2+1”研学模式,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以问题为驱动”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实践为重点”开展体验式学习。 

  深化“五育并举”,助力“双减”落地见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乌审旗借力打出促进“双减”组合拳,开发综合实践多样课程,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助力“双减”落地见效,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加法”,通过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体系,促进“五育并举”与“减负增效”双向融合,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别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中,享受成长和学习的快乐。 

  深耕教研促提升,躬身实践育英才。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乌审旗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全旗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加大优质文化资源供给,深入推进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课程,全力做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服务工作,助力全旗“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实践育人作为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双减”背景下,乌审旗通过“校内+校外”互补增效,同步推进课程建设、载体拓展和平台建设,构建同向同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一方面,不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掘教师资源,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大力引进有资质有质量的社会力量进校园,满足学生艺术、体育等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深入开展“行走的五育课堂”活动,带领青少年学生深入旗内外研学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推进全旗研学活动向规范化、高品质、可持续性发展,让学生在行走中观世界、思未来。通过研学实践教育和课后服务活动互补增效,促进学生减负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为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各方面学习能力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 

  实践教育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下一步,乌审旗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融合德智体美劳于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多元评价、研学实践等体系建设之中,全面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开拓研学实践精品线路,加快构建校外教育五育融合育人体系,全力打造校外教育的新形态,持续擦亮“行走中的课堂”研学实践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乌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