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关于2015年
决算分析说明的函
按照旗财政决算的相关要求,现将决算情况分析说明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2004年8月20日在原养牛办和乡镇企业局基础上成立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作为旗政府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职能部门。2006年12月6日成立乌审旗绿色产品开发办公室,牌子挂在产业办,与产业办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内设综合股、企业股和基建股(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股)三个股室。
二、收支情况。收入情况。本年财政补助收入2662126.34元;支出情况。工资1035526.34元,办公费27947.50元,差旅费77089.50元,公务接待费3283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2446元,救济费985元,物业管理费10270元,邮电费7979元,生产补贴:用于大和牛业公司购买草料400000元,用于巴音高勒养羊专业合作社建设棚圈300000元,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补助716600元(主要用于有机大米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三、财政供养人员构成情况。我办现有财政供养人员16人,其中,正式工12人,带薪见习人员3人,合同工1人。科级领导干部4人,其中,产业办主任1人,产业办副主任2人,绿色产品开发办公室副主任1人。
四、资金使用绩效。一是在龙头企业培育和项目建设方面。新增9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全旗市级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4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至目前,全旗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84.2万元,增加值329.14万元,规模以上流通企业产生交易额1414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738万元。获批自治区产业化项目2个,申报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项目14个。二是在绿色产品开发方面。无定河水稻和无定河大米认证为有机产品;开展了巴图湾7种有机鱼和全旗3万亩西瓜、5万亩马铃薯、20万亩青贮玉米等三块绿色基地到期续展工作;组织申报了草原和牛肉、蒙祥羊肉、红枣等34个绿色食品。三是在品牌建设方面。申报了3个地理标志产品;“巴图湾渔业”和“三洁”被认定为自治区著名商标,全旗自治区著名农畜产品商标达5个;沙沙滩生态农庄和萨拉乌苏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申报了国家级、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各1个,开展了“巴图湾村”和“无定河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申报工作;“博然祥和源”蜂蜜和“蒙祥”羊肉荣获自治区百佳特色农畜产品称号,全旗自治区百佳特色农畜产品达3个;“博然祥和源”蜂蜜和“巴图湾渔业”5种水产品被自治区评为名优特农畜产品,全旗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达9个。四是在农畜产品流通建设方面。对全旗618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与主导产业相结合,依托地域资源,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专业化、特色化生产;协调推进了无定河镇红进滩和庙滩两处农贸市场建设,使农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力扶持龙缘科贸公司建设鄂尔多斯养殖业电子商城,组织全旗主导和特色农畜产品进行电子商务营销。五是在产业化服务工作方面。认真开展了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接机制建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深化改革工作内容,建立了领导联系龙头企业制度;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了自治区第三届绿色农畜产品展览会和西安、福建农畜产品博览会,“博然祥和源”蜂蜜荣获中国50强合作社产品品牌。认真学习宣传了上级农牧业产业化和绿色产品开发各项方针政策,同时与旗农牧、农机、各苏木镇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和旗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2016年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