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风和煦,即便相隔千里,云端亦能传递深厚情谊。3月28日,“桂蒙少年手拉手,同心共筑中国梦”——2025年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活动,在乌审旗第五小学与广西凭祥市第二小学之间温情启幕。两地少年以屏幕为窗、以文化为桥,携手开启了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从北疆草原到南国边关,两地少年用童心共绘民族团结的绚烂画卷,让“石榴籽”的深情厚谊在云端绽放。
云端签约,共绘团结蓝图
活动伊始,桂蒙两地以庄严的仪式为纽带,架起跨区域合作的金桥。凭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中心主任黄文海与乌审旗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斯庆满都呼的深情寄语,为活动注入了奋进的力量。
从今天起,凭祥市与乌审旗将共同浇灌民族团结的常青树。随着两地民族工作部门负责人签署“三项计划”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两校校长郑重落笔青少年手拉手结对协议,一幅“资源共享、文化共育、成长同行”的蓝图在云端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一纸约定,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见证。
文化展演,绽放民族之花
当屏幕两端亮起家乡的影像,南北文化的交响曲在云端奏响。乌审旗少年用柳条编艺的指尖灵动、枣饼制作的烟火温情、毛毡技艺的匠心传承,展示蒙古族非遗传统文化技艺;凭祥少年则以《潮起三月三,奋进新征程》为载体,展示壮族三月三民俗体验活动风采。
“原来蒙古族的毛毡是这样制作的!”“壮族五色糯米饭像彩虹一样美!”两地少年惊叹于彼此的独特文化,更在《江格尔赞》的悠扬歌声与《快乐竹竿跳起来》的清脆竹声中,读懂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童心向党,共筑红色梦想
红色,是这场云端相约最动人的底色。凭祥少年用《国门少年心向党》展现戍边热土的忠诚信仰,乌审少年以《小小石榴籽 追寻红色梦》的研学实践赓续草原红色血脉。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旋律在南北校园同时响起,两地少年挺起胸膛、高举队礼,用清澈童声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我们虽相隔千里,但胸前的红领巾永远同心!”学生代表的发言,道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担当。
书信传情,友谊跨越山海
活动的尾声,化作纸短情长的浪漫。两地少年伏案提笔,将祝福倾注于信笺:“欢迎你来草原骑马”“我想带你看看友谊关的木棉花”……稚嫩的字迹里,藏着对远方的向往,更蕴藏“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纯粹真情。
一张云端合影定格笑脸,两地少年约定:要做一辈子的“伙伴”,共同守护心中那颗名为“团结”的种子。
乌审旗第五小学的学生这样说:
本次与凭祥市第二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后,我感受到了凭祥市特有的文化魅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看向更广阔的世界。
乌审旗第五小学的老师这样说:
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桂蒙少年手拉手活动线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两地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引导了广大少先队员深化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桂蒙两地的少年儿童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山海情缘。
这是一次云端课堂的破界交融,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成长对话。当草原的骏马遇见边关的木棉,当“柳编”邂逅“竹舞”,中华文化基因的密码在少年心中悄然激活。乌审旗与凭祥市以教育为媒、以文化润心,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的信念化作少年眼里的星光。未来,两地将继续以“手拉手”的温度、“心连心”的力度,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石榴籽”的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