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审旗深入贯彻自治区、市、旗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紧盯全面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度挖掘企业服务需求,以提升企业“一站式”服务效能为核心,以增值化服务为抓手,以多元化帮办代办为重点,紧紧围绕“三个”聚焦,不断夯实全过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一、聚焦审批全周期,提升一站式服务效能。
一是实行综合一窗受理模式。本着“精简、统一、高效”原则,升级打造全市首个民营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设置综合受理、后台审批、自助服务、企业洽谈等功能区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将企业设立登记、投资项目备案、施工许可证核发等11个部门93项涉企事项集中到综窗受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今年“一站式”服务中心办件量1409件。二是严格落实联审联批服务。强化项目预审,针对企业新投资项目,由发改、政数部门牵头召开项目联审会议,策划生成项目全链条审批材料清单,节约项目手续办理时间;做实联审联批,采用“同步办理、限时办结”运行模式,在项目审批(备案)、建设用地审批(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三个阶段,同步进行审批事项的关联工作。目前共受理并联审批项目42件。三是持续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强化涉企业务一网通办,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事项可全程网办占比89%,高频涉企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办理;推行信用+审批,如针对民生项目通过边初设评审边补缺方式,提前开展初步设计技术审查,待容缺要件补齐后第一时间出具评审结论并上报,为项目建设节省30至60天时间。
二、聚焦生产全要素,优化增值化服务水平。
一是梳理涉企增值服务清单。印发《乌审旗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乌政数函〔2024〕12号),明确政策、人才、法治、金融、兜底五大服务板块,分批次确定增值服务事项清单,目前已梳理完成第一批涉企增值服务事项124项,并印发《乌审旗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手册》,不断强化增值化服务宣传推广。二是推进增值化改革落实。设置增值化服务综合窗口,优化健全各类服务机制,明确开展政策解读培训、政策综合受理,金融贷款咨询、金融顾问服务,人才平台应用、人才政策匹配,法律咨询指导、法律纠纷调解等一系列工作,发动全旗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法务律所、中介组织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精准化个性化衍生服务,切实增强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政企协作联动。制定《乌审旗政务服务“亲清”政企恳谈会制度》,持续健全完善主动对接、快速响应、协同联动、政企会商、监督回应等工作机制,加强企业诉求闭环管理,拓宽企业诉求收集渠道,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综合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政企座谈、政企联建、问计于企等政企互动活动21次。
三、聚焦服务全过程,畅通多元化帮办渠道。
一是设立窗口云坐席,实行“云指导”。创新开发乌审政务百事通小程序,上线远程视频客服,同步在旗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6个苏木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设置“云坐席”,通过线上渠道远程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办事咨询、网办辅导、业务办理等全流程服务,将“线下实体窗口”延伸至“线上视频窗口”,让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线下窗口服务。二是设置基层服务站,推行“延伸办”。在图克镇、乌审召镇等工业片区设置服务企业“两站两点”,推进企业登记设立、工程项目报建审批等114项高频事项就近申报、全程代办;强化政银联动,与全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商等30个银行网点开展合作,推进市监、公积金等59项高频业务就近可办,强化“金融+政务”一站式服务。三是强化专员队伍建设,夯实“帮代办”。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组织综窗人员、窗口首席代表成立35人的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提供诉求收集、业务指导及定制化帮办服务;针对全旗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复杂事项、重点专业领域实行县级领导包联和具体责任部门包办机制。今年召开协调会议7次,专题调研5次,走访企业4次,全面做好30项重点投资项目帮办代办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