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股、室、队、中心,各冶金等工贸企业:
为提高工贸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在全旗建材、机械、轻工等工贸行业企业中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到企业具体岗位和人头,抓实抓细,促进企业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二、工作任务
(一)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以下简称《指导手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落实到操作层面;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二)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把落实风险辨识与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找准、盯紧本企业的较大危险因素,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标准清单编制和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将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部位和环节作为本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创建质量。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强化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自评、考评监督检查,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企业标准化创建质量和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落实风险辨识与日常监督和执法检查相结合,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要加大检查频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督促整改到位。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求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用执法推动工作的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企业加强组织领导。在监管领域内重点企业要高度重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认真组织研究,精心安排部署,不断健全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企业完善基础信息。摸清本地区工贸企业底数和基础数据信息,建立完善企业台账和数据信息库,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
(三)企业加强宣教培训。将风险辨识相关内容作为宣传教育培训的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网络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认真开展覆盖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内部专题培训,促使全员都能、都会进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掌握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防范能力。
(四)加强统筹推进。各地要紧紧围绕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加强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与执法检查、专项治理、标准化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
乌审旗应急管理局
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