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旗关于法治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发改发展大局,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委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领导。一是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理论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执政能力。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法治建设联络员,委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调度,形成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各司其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会,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计划。三是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带头开展学法用法工作,将法治建设列入年终述职报告,将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了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项权责清单。明确各事项名称、权利类别、法律依据、责任主体、追责情形及依据等相关事项,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实行动态调整。二是严格按照《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等市场准入清单审批各类投资行为。三是推行政务服务“极简”审批,全面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搭建“乌审发改政策咨询”微信平台,配备服务指导专员,丰富“视频办”服务场景。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乌审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二是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排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截至目前,我委无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精神不符合的各项规定。三是着眼“放管服”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湖北武汉大学举办“乌审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答疑、座谈交流,以及深入武汉市江夏区、荆州市、宜昌市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实地调研学习浩吉铁路(湖北段)沿线县市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找差距、补短板、谋发展,全旗承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牵头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共计51人参加此次培训。四是积极推广“蒙企通”平台,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8668户,解决诉求10条,上传涉企政策30条,召开推进会3次,开展问卷调查1次,开展大型宣传活动3次,全面运用大数据手段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诉求建议快速响应,反映问题有效解决、个性化政策精准推送等服务,着力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四)全面推进依法决策。一是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规定》,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紧紧围绕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我委“三重一大”等规章制度,坚持开门决策,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聘用法律顾问2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服务政府重大决策、防范政府合同法律风险、调处疑难涉法事务、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方面的作用。全年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起草、修改、审核重要的法律文书或合同、协议3次。
(五)全面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行政应诉程序,优化工作机制。目前,我委作为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0起;受理信访投诉请求0起。
(六)全面推进诚信建设。一是着力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依法依规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全面梳理“双公示”信息涉及部门38个,开展“双公示”信息集中补报工作,在补报期内各部门共补报3905条信息,全旗累计归集“双公示”非涉企信息10035条、涉企信息30025条。依托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开通部门账号,加强数据报送,将“双公示”信息全面拓展至“十公示”信息。二是着力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在项目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提级论证、资金争取、税收优惠、评先评优等行政管理事项中查询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400余次,出具信用查询结果23份。发改委在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联合惩戒严重失信企业1家不予备案。结合线上线下“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一件事一次办审批管理平台,协调指导信用中国信用修复,办结信用修复521件,移除异常名录企业90家、严重违法失信企业7家。三是着力培育诚信典型。积极选树诚信典型,全旗被自治区发改委认定为诚信企业2050家,其中诚信达标企业2041家、诚信示范企业9家。通过电视台、公众号等媒体宣传褒扬自治区诚信典型企业5次,在行政许可等事项中对诚信企业则给予容缺受理。四是着力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节点,通过悬挂条幅、摆放展板、公众号、短信、发放信用宣传资料、信用宣传品和现场讲解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宣传品300余份,向居民手机推送诚信信息7500余条,发布微信公众号7次,组织各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培训5次,弘扬诚信文化、褒扬诚信典型企业及人物5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9批次。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委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工学法主动性不足,对与业务工作无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根源在于对于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理解还不够到位;二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将进一步按照旗委、旗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党委政府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或法制讲座,在全委上下形成良好的学法氛围。通过学习培训,使全委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法制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全委法治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提高依法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在实践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行政管理规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服务政府重大决策、防范政府合同法律风险、调处疑难涉法事务、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方面的作用。
(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加快社会主体信用制度化建设,积极优化法治环境,提高依法行政效能。
乌审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
文件下载:乌审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