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1日,全旗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场观摩会召开,旗党政班子领导,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相关部门、各苏木镇及61个嘎查村负责人,通过实地参观和观摩全旗农牧业发展示范企业、合作社以及种养殖示范户的发展情况,调研和督导全旗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并对脱贫攻坚、文旅融合改革、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环境整治、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做出点评和指导。
金秋十月,乌审大地层林尽染,丰收在望。温棚内的黄瓜番茄长势喜人,大田里农作物叠翠流金,现代化牧场中牛羊肥壮。观摩组先后走进巴音高勒嘎查、呼吉尔特村蔬菜大棚基地、乌审召嘎查副食品加工厂、萨如努图嘎查传统乳制品智作工坊、陶尔庙嘎查、王窑湾村产业联合体等地,集中检阅乌审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在观摩交流中借鉴经验,在学习对比中加压奋进,进一步坚定谋划发展、奋力攻坚的决心信心。
观摩中,旗委书记额登毕力格指出,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拓宽工作视野,改进工作思路和观念,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落实;要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的问题,重点把握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和核心任务,要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落实工作的实际行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打好基础;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深入查摆问题和不足,切实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针对问题采取措施、抓好整改,提升工作质量;要切实做到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额登毕力格强调,推动乌审“绿色崛起”,“干”是关键,各地各部门要做到能作为、善作为,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民生各项工作。
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与周边嘎查村联合推进全域旅游“大景区”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重点开展以培育壮大特色文化户、旅游接待户、传统手工户为主要内容的“三户工程”,向旅客提供“土里土气、原滋原味”的传统美食,展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嘎查各项事业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驻村工作队的上下联动下欣欣向荣、蓄势待发。
旗委书记额登毕力格强调,“思路决定出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要有好的思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要符合实际,保障在每个时间节点上高效有序、可遵循;各地在谋划嘎查村集体经济等建设项目上一定要牢牢结合本地实际,既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劣势,更要有亮点有特色,有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要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不能搞光说不练的“空架子”,要想硬措施、出实招,让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有明显可见的进展,让广大农牧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立足全局全域,积极谋划基础设施滞后地区的发展,盯住滞后地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攻坚啃硬,要学习其他地区的发展措施和先进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图克镇依托驻地企业众多的优势,运用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和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呼吉尔特村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向有种植经验的农牧民出租承包,增加集体收入。冬暖式蔬菜大棚里果蔬飘香、充满生机,每座大棚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同时,图克镇村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稳步推进清污治乱行动,通过栽种花草树木,新建围挡、停车位等措施整治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乌审召嘎查副食品加工厂建成 2000 亩糜子种植基地,主要生产炒米、黄米、什拉米、枣饼等绿色副食品。加工厂采取嘎查集体出资建设、嘎查牧民合作社承包经营、贫困户打工的方式运营,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可以提升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帮助贫困户创业就业。
嘎鲁图镇萨如努图嘎查传统乳制品智作工坊充分利用当地高品质牛奶、羊奶等原生态奶源,制作蒙古族传统奶食品,加工生产可全程监控,该项目将与当地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预计能为嘎查贫困户带来 15至20 个工作岗位,所需原材料均从当地牧户中收集,将极大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加快嘎查脱贫攻坚步伐。
美丽的乡村,希望的田野。一路走一路看,各地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和美好愿景让观摩组深受感染。
额登毕力格强调,广大干部作风要实,要扎根基层,沉到农村牧区工作第一线,各单位要压实派出驻村工作队人员责任,向市级驻村工作队学习先进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推进力度和取得的成效;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建强好支部,当好领头羊,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扎实开展扶贫工作,“真扶贫、扶真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号召,在小康路上保障“不拉一户不拉一人”,在帮扶方法、帮扶措施等各个方面做实做细;全旗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发挥正能量,有整体荣辱观,为绿色乌审“绿色崛起”出谋出智出力,凝心聚力开创全旗各项事业新局面。广大群众要牢固树立主体意识,无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富裕的生活最自豪、最骄傲。
旗委副书记、政府代旗长赵飞录指出,观摩组的全体成员要“多看、多听、多议、多想”,要多看其他镇村的建设情况和现实成效,多听其他苏木镇嘎查村的好经验好做法。多交流心得体会、观摩感受,结合自身想长远、想未来,谋划自己管辖服务区域的乡村振兴工作。各苏木镇和部门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工作。要坚持“以会促建”,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实施,通过不懈努力,使全旗广大农牧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并在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过越好。
苏力德苏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五畜”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区、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区、北部 20 万亩生态保护区“三大区域”建设,从现在到2050年将逐渐实现产业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全域“智慧牧场”等目标。观摩组一行在苏力德苏木陶尔庙嘎查、陶利集中居民点、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示范户苏雅拉达来家详细了解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驻村、人居环境治理和“厕所革命”、大牧场综合体建设等工作的推进情况,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无定河镇王窑湾村产业联合体发展以农产品销售企业为龙头,立足全村蔬菜瓜果、猪羊牛养殖、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深化现代农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适度规模经营,科技支撑培育职业农牧民提高劳动素质“三条路径”,联合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户,带动小规模经营农牧户发展,示范带动普通农牧户共同发展。
赵飞录指出,相关部门要立足我旗文化旅游资源,认真思考和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农牧业产业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要紧盯市场发展趋势,依托良好的农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加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各苏木镇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别是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要积极学习王窑湾村经验。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一路议、一路想,浓郁的乡风,整洁的庭院,农牧民脸上绽放的幸福笑容,如画卷般呈现观摩团成员眼前。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描绘出一幅幅怡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