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
内蒙古发生了多少变化?
太多太多了!
如果给这些变化排个名
哪个是“冠军”?
答:民生
这些话语,不敢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履新时的庄严承诺。
“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谆谆嘱托。
“守住民生底线,就是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这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郑重的承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家住阿尔山市宏旭小区的郭永财今年已经78岁了,如今搬进楼房快3年了。闫晨光 摄
这些“小目标” ,已实现:
从2012年到2016年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23150元增长到32975元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7611.3元增长到11609元
收入增长速度年年跑赢经济增长速度
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140余万人摆脱贫困
在全国率先推行高中生免学费
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
重点棚户区改造任务圆满完成
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覆盖率达到98%以上
……
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从期待变成现实
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7月7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淖尔镇胜利村5组村民高凤全夫妇正在对即将成熟的葡萄进行最后一遍疏叶透光工作,确保葡萄着色均匀。侯东升 摄
这个“指南针”,很管用:
诚心诚意地改善民生
又为内蒙古经济带来提速升级的动力
棚户区改造
基础设施“七网”同建
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
推动了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养老服务
健康服务
文体服务
休闲服务等方面
社会需求的激发
又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革发展实践中
用好民生这个“指南针”
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57岁的敖敦林从未想到过,现在的自己有十几台耕作机器,而购买设备的钱对曾经的他来讲是个天文数字。但如今,这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发生了。闫晨光 摄
这条“笨办法”,要坚持:
昨天的成就
来自实干
明天的希望
在于实干
实现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设定的幸福蓝图
关键还是
真抓实干
埋头苦干
紧抓快干
民生改善,永远在路上
翻过一山又一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内蒙古,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