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府政协  
  今天是: 乌审旗农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
高级搜索
 
 
无定河镇:新型产业重镇的十年巨变
 
日期:2012-11-07     【字体: 】 【颜色: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无定河镇:新型产业重镇的十年巨变 

  本报记者  曹玉霞  通讯员 张培 

  无定河镇位于乌审旗西南面,南与国家新能源基地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北与苏力德苏木毗邻,无定河镇下辖14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1353.4平方公里。200510月,进行撤乡并镇改革,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复,纳林河镇被撤销,同河南乡合并,成立无定河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矿藏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无定河镇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基石。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天然气、煤炭等,其中天然气储量达1,000亿立方米,煤炭储量340亿吨,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约1.5亿立方米 

  无定河静静地流淌而过,默默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也见证着无定河镇人民一天比一天生活的美好,一天比一天幸福的历史性巨变。这里资源富集、物产丰富,历史人文底蕴厚重,千里沃野碧浪翻滚,万亩良田如诗如画,一幅“塞外小江南”的美丽画卷随着时间的流淌描摹的更加醒目更加秀丽了。十年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十年是时间年轮的变迁,十年的发展改天换地,十年的变化日新月异。十年的无定河镇拉起了工业带动农业,农业转型发展的两架大“马车”, 谱写着新型工业和绿色农业的新篇章,掀起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势头和建设新型产业重镇的新步伐。 

  跨越发展成就辉煌 

  近年来,无定河镇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传统畜牧业大旗向工业强旗转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绿色农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谐诚镇建设四大产业,着力将无定河镇打造成为“工业强镇、绿色大镇、旅游重镇、和谐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推动无定河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工农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共同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2002年以来,各项指标逐年递增,原河南乡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1.5亿元,财政收入263.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42 元;原纳林河镇,国民生产总值7000万元,财政收入273.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截至201210月底,全镇两税收入已完成9340万元,其中国税240万元,地税9100万元,预计年底将突破亿元。今后几年,无定河镇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旗、走进前列,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绿色乌审”核心任务,以富民强镇为宗旨,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高端工业经济、绿色农牧业经济和精品旅游文化经济,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地绿水秀、业兴人聚、物阜民丰、镇靓村洁”的塞外小江南。到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及总量进入全旗前列;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0元;产业和人口充分聚集,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逐渐完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现代农业气象万千 

  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有机化掀起了无定河镇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高潮。整片整片的耕地上绿野无边际,一架连着一架的大型喷灌矗立田间,规模化、有机化的无公害产品远销四面八方,到处是如火如荼的现代农业新场景。2008年开始,无定河镇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口,以农业机械化和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为抓手,以合作社为依托,按照“九化”标准,即“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管理科学化、施肥配方化、品种优良化、种植模式化、土地流转合同化”的要求,在同一片耕地上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节水灌溉,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秸秆青贮。先后组织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土地连片开发和机械化作业,现代农牧业向全新发展之路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截至2011年底,现代农业项目区规模近9万亩,使50%的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全镇农机化发展势头良好,拥有大中型机械108台套,小型机械4856台套,组建8个农机服务合作社,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作业程度达到75%,农业机械化运作水平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镇政府积极争取资金采用“农民自筹50%,政府补贴50%”的办法鼓励群众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达到每300亩耕地1台大型农机的标准,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让农牧民扔下锄头,把起了方向盘,成为现代农业田间地头上的好把式。

 

  现代农业设施基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农产品绿色化、无害化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无定河镇因势利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更好、更深地发展,利用水稻、玉米制种、西瓜、夏山药等绿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做精、做细、做优、做大、做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绿色生态农业,全力打造绿色、有机、高端的无定河农畜产品品牌。目前,多种产品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建成16.5万亩玉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青贮玉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马铃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西瓜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甲鱼、玉米制种、什拉特拉西瓜等特色农产品成为镇里响当当的名片,也使无定河镇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今后五年,无定河镇将进一步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构筑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运营绿色技术、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产品、传播绿色文明”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主题, 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发展方向,坚持“大集中、小集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全力打造无定河流域高效农牧业产业带,全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做精做强现代农业。 

  新型工业强势崛起 

  在农业大镇的机械化进程如火如荼时,工业经济也悄然崛起,逐步成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支柱,创造着经济增长新的辉煌和巨变,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水资源成为工业经济强势扩张的支撑和保障。2011年,无定河镇牢牢抓住自治区实施“双百亿”工程、鄂尔多斯市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关精神和我旗煤炭开发及新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倾力打造纳林河矿区。目前矿区已入驻企业9家,星星能源年产20万吨LNG项目建成投产,7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中煤蒙大120万吨二甲醚、中煤矿业1000万吨煤矿、卓正120万吨甲醇、建丰16亿立方米煤制合成气、诚峰石化100万吨高炉喷吹料20万吨煤焦油加氢等项目进入大投入、大建设阶段,博源化学有限公司100万吨PVC120万吨联碱、1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30万吨新型建材项目和乌审旗弘昱污水处理公司污水处理项目预计2013年正式投产运营,经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基能源化工为主的低碳、循环产业集群。到2017年,建立煤炭清洁生产机制,形成“煤——洗煤——电——煤化工——新型建材”产业链,力争一批精煤洗选、煤炭加工、现代物流企业落地实施。煤炭产能达到2700万吨/年,煤制甲醇达到210万吨/年,尿素100万吨/年,热电100万千瓦/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完成45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进入自治区“双百亿”工业园区。

 

 天然气第二处理厂装置区

   比翼齐飞共谱新篇 

  随着历史的车轮,萨拉乌苏河从远古走来,承载着越来越厚重的历史文化,向世界呈现出她的悠久和神秘,也为无定河镇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树立起了更加响亮的招牌。 

  近年来,无定河镇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以文化充实旅游,以旅游助推文化,抓住我旗建设民族文化强旗的有利时机,打出“萨拉乌苏文化发祥地”、“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契合地”的招牌,将镇内各旅游景点打造成为“文化为魂、特色为本”的多角度、深内涵的旅游景区。2012年,无定河镇以“文化铸魂工程”为抓手,强化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充分挖掘和传承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和大夏匈奴统万城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环境日臻完善,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加。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余万元,与2007年同比增长300%。未来五年中,将沿无定河流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集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种养殖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着力打造“一河三园”产业,建设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地质公园、巴图湾湿地公园、无定河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萨拉乌苏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沙漠资源,草原文化资源,挖掘巴图湾游击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拓展红色旅游路线,扩大巴图湾野生鱼的有机品牌知名度,做强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区文化品质,促使无定河镇文化旅游业向更响更亮的征程上繁荣发展,共同谱写无定河镇社会经济各项事业齐驱并进的新篇章。 

  回忆过去成绩斐然,畅想未来愿景美丽。在建设秀美、富裕、和谐的塞外小江南征程上,无定河镇将以富民强镇为宗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持续做大做强高端工业经济、绿色农牧业经济、精品旅游文化经济三大板块,大力实施纳林河矿区、无定河镇南部拓展区、河南城乡统筹试点社区、巴图湾新型社区四大片区和其他集中居民点建设改造,全力构建秀美、富裕、和谐的“塞外小江南”。到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及总量进入全旗前列,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0元,产业和人口充分集聚,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明显提高,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塞外鱼米之乡发展新局面。 

主办:内蒙古乌审旗人民政府  承办:乌审旗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 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辩率 蒙ICP备050064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