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互动->新闻发布会

2024年

09月04日

11:10

来源:

【字体:

乌审旗“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9月4日,乌审旗“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会上,旗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通报乌审旗“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有关提问。

  

 

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乌审旗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1个,其中旗级医疗卫生机构6家,苏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嘎查村卫生室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家,民营医院3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55个。

今年以来,乌审旗卫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以“绿色乌审 健康先锋”为引领,聚焦聚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乌审建设、中(蒙)医振兴、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健康“新答卷”。

(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旗人民医院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症孕产妇救治、高危儿童及新生儿救治)完成危重症孕产妇中心、高危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预计年内完成建设,创伤中心计划 2025年开始建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远程诊疗中心成员单位,加入中日友好医院专科医联体,与北京安贞医院双心医学中心达成“心脏+心理”诊疗人才交流框架合作协议。内科、口腔科、妇产科掌握更多核心关键技术,旗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旗第二人民医院深化与榆林市第一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旗蒙医综合医院与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搭建远程协同门诊,建立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旗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段仙芝教授名医工作室,妇产科团队自主开展首例无痛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截至目前,5所公立医院持续深化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 13家三甲医院合作,选派骨干进行中长期培训 41名,外请专家坐诊 144次,开展手术 191例,通过学习指导和现场交流,公立医院医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依托医共体总医院龙头作用,向基层卫生院长期派驻带教专家 3名(为期 6个月),短期派驻坐诊专家 110人次,带教培养基层卫生人才 90人,有效促进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下沉。乌审旗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受到自治区卫健委主要领导肯定,在全区卫健系统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打造中医(蒙医)特色服务基地。安排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鼻炎方面本土中(蒙)医医术确有专长从业人员每周到蒙医综合医院坐诊 2人。收集传统疗术方法 43种,加强传统药方抢救性保护。蒙医心身医学康养中心心身互动疗法课堂累计听课人数达 33.2万余人次。

(二)实施卫生健康惠民工程。一是做实民生实事项目。承担市卫健委下达的民生实事项目 3项,截至目前,“两癌四高”筛查完成率 100%。结直肠癌筛查完成率 27%,计划结合下半年公共卫生体检进行全面筛查。0-6岁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506人,正在通过新生儿体格检查、秋季入学体检等形式做到应筛尽筛。二是做细便民举措。结合“群风”整治工作,公立医院全部开通医保线上支付功能,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旗人民医院设立“药学门诊”,提供更加精准的用药指导服务,新改造超声科分诊叫号系统,有效缩减检查等待时间。三是做强心理服务。4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设置心身医学门诊和心理治疗门诊,累计接诊 340人次,主动开展孕产妇产前、产后心理健康筛查408人,全力保障孕产妇心理健康。

(三)推进健康乌审建设。一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辖区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14.16万人,电子建档率达86.71%。全旗 3岁以下儿童实现系统化管理率达 91.99%,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覆盖率超 97%。基层医疗机构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60%,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98%。二是优化疾病防控工作机制。完成疾控中心与卫健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整合重组,疾控中心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可以提供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54项,满足国家 43项常规指标检测要求。三是做好传染病监测救治。1-7月份全旗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 12种 813例,无甲类传染病的报告与发生。上半年,全旗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 515.94/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39.82%。截至目前,全旗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组织健康家庭参加“健康鄂尔多斯行动大赛”1次,开播健康之约栏目 7期,开展健康巡讲活动 13次,更新居民小区健康教育宣传栏 2期 64块,营造健康素养知识进机关、进嘎查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良好氛围,我旗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33.5%,与市级持平。

下一步,我旗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是完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探索实施医保基金“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建设医共体协同门诊,推动检验结果互认。二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呼吉尔特卫生院、旗人民医院二期、旗第二人民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努力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更近一些”。新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 20%的比例下沉基层服务 2年,实行“县管镇用”,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紧缺难题。三是发展康养产业。推动康养+旅游有机融合,以蒙医心身医学康养中心为龙头,以旗内 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开发中医诊疗、心身互动课堂体验精品康旅路线,通过中医诊疗丰富旅游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记者提问:“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旗”,请问如何把病患问题尽量解决在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呢?谢谢。

回答:实现患者小病不出村,关键是乡村的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解决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问题,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卫健委以基层建设为重点,搭建“以公立医院为龙头,苏木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旗、苏木镇、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不断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一是高位推进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按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标准,逐步打造标准化村卫生室。2024年新改扩建村卫生室5家,改造提升后的村卫生室,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采用“县聘乡管村用”充实8人社区卫生岗人员去村卫生室工作,医共体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巡回培训指导,苏木镇卫生院对村医进行每月培训,每年选5名村医去人民医院进行为期1月的培训。对73名村医进行换发村医证,每个村医有诊疗资质且能够30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蒙医阁全覆盖,全部开展4类6项中蒙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二是全方位实现资源共享。17家嘎查村卫生室全部接入网络,为数据接入更快速、更稳定的“跑道”。为14家村卫生室更换电脑,连通“三网”,全旗61家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三级医疗机构“一网通办”“一事通办”。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按照检查上行、诊疗下行的方式,发挥村卫生室第一时间首诊、转诊优势,在提供专业诊断建议的同时,引导更多患者就近治疗。建成智慧共享蒙药房,蒙药制剂下沉基层达72种、共享中西药房药品达1243种。组建由旗、嘎查村“3+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8支,签约人数131678人,重点人群签约43789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82.20%,重点人群家庭签约覆盖率95.22%,针对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打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

记者提问为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有哪些应对举措?谢谢。

    回答: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也特别提到要强化医防融合,卫健委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患者筛查和管理,全旗各级医疗机构均建立执行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学生开展1次健康体检,每两年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1次健康体检,对40-70周岁居民免费开展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对40周岁居民免费开展肝癌、肺癌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四高”筛查,全面筛查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对筛查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早期发现并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乌审旗投入500万启动实施“乌审旗户籍重点人群免费脑卒中筛查”民生实事项目。从4月中旬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木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通过设立筛查点、组织义诊、进社区、进嘎查村、进家庭等方式,对全旗1.76万名60周岁以上乌审旗户籍老年人开展脑卒中风险因素检测。详细告知筛查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在自愿的原则下登记个人信息并采集血样筛查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告知并根据评估报告和健康处方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测或干预的老年人,建议他们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就诊。对检测低危和中低危的居民出具健康处方并定期讲解脑卒中危害和预防的措施定期跟踪随访了解健康状况对于中高危居民出具健康处方健康告知并定期跟踪回访,督促他们进行后续脑卒中筛查对检测脑卒中高危和极高危居民要密切跟踪沟通,劝导他们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康复情况随访截至目前,脑卒中早期筛查已预约10944人,筛查出具报告9675人,其中低危人群1218人,中危人群数6928人,高危人群数1529人。

 

记者提问:我们知道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就医体验,使患者满意。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改进医疗服务模式?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回答:谢谢您的提问。卫健委始终高度重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工作。积极推动“1743”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乌审旗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是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纵向整合组建而成的联合体。医共体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构筑畅通的上下转诊通道,为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一)党委政府高位推进,突出“一体化引领”。一是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旗长任主任,旗委、政府相关领导任副主任,分管副旗长任常务副主任。全力支持医共体总医院一体化引领。二是将旗人民医院确立为医共体总医院。将旗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各苏木镇中心卫生院等11个医疗机构纳为医共体分院。三是设立中共乌审旗医共体委员会。通过党建与医疗服务深度整合,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二)紧抓创新激发活力,实现“七个统一”。一是统一行政管理。开创“总院带分院”运营模式。二是统一人事管理。对医共体内编制进行分类核定、总量管理。三是统一财务管理。设立财务核算(内审)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四是统一业务管理。组建由医务、护理、院感、药事、质控等科室组成的质控小组,按季度对分院开展督导检查。五是统一药械管理。制定医共体统一用药总目录,建成智慧共享蒙药房和中西药房,全力突破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限制。六是统一绩效管理。出台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和细则。将四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级基药补助等经费统筹使用,统一向资源下沉、巡诊派驻、家庭医生签约等方面倾斜。七是统一信息化管理。建成旗域医共体云平台,实现医共体内医疗、公卫、电子病历和影像系统互联互通。医共体总院建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中心“4个中心”,实现“检查在基层、诊断在旗级”。全旗61个嘎查村卫生室联通政务、医保和卫生专网,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实现即时结算服务。

(三)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形成“四项机制”。一是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旗财政累计投入10.7亿元,不断强化卫健基础设施和设备采购,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机制。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同时探索“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新思路,激发医疗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两个允许指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出台医共体薪酬改革方案,完善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为医务人员创造发展环境。四是建立医疗监管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医共体总院会同卫健系统执法大队对各分院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中医药服务、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监督检查,坚决以严的态势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四)聚焦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三个提升”。一是促进医共体总院服务能力提升。定期更新医共体总院设施设备,采购性能先进的血管造影机、320排CT等大中型设备68台,具备OCT指导下PCI手术、宫腔镜下复杂联合手术、枸橼酸(jǔ yuán)抗凝床旁血滤、口腔数字化种植等治疗能力。推动入选国家县域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医共体总院成功晋升二甲综合医院,与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建立清华长庚医院博士工作站和安贞医院张铭教授名医工作室。二是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升。成立旗、镇、村“3+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68支,重点人群签约率98%,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建立“三位一体”(“三位”即: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即共同承担)的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模式,构建“纵向机构结合、横向服务整合”的旗域医防融合新格局,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三是促进看病就医满意度和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住院患者床日数同比下降29%,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20%,药品均次费用同比下降22%,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大力推进健康乌审行动,投入约2亿元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羽乒馆、游泳馆等综合性服务场馆4处,健康公园等健康环境7处,创建健康企业、单位、学校等健康细胞523个,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我旗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3年,全旗公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和急诊服务量达到50.9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48.5%;出院患者13786人次,较2020年增长15.5%;县域就诊率62.6%,较202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基层就诊率29%,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城乡医疗资源“倒三角”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