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传统旅游文化体系,丰富了旅游产业内涵,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是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乌审旗坚持“围绕旅游做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的转型思路,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以农业生态观光园为示范引领,努力打造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以生态绿色农业为内涵,以旅游观光为主题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为绿色乌审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崛起助力。
规划引领,把握方向,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先行,不设计不实施的原则,编制完成《乌审旗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在总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王窑湾神海则房车自驾车露营地建设规划》、《王窑湾休闲旅游农牧业产业园规划》、《毛布拉格村旅游发展规划》、《陶尔庙嘎查乡村旅游策划》和《纳林河村旅游发展概念规划》等乡村旅游单体规划,为乌审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方向性和技术性的指导。兴建图克镇田园综合体和无定河流域田园综合体,重点打造无定河村、巴图湾村、陶尔庙嘎查、神水台村等14个整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围绕“一心三区,一轴贯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点、线、面上设计布局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牧家乐体验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
示范创建,精准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乌审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规模扩张上、质量提升上、区域布局上及内涵丰富上稳步推进。产业功能从简单的“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向“休闲、养生、体验、健身、度假、娱乐”等多样化、综合化、产业融合化转变。空间布局渐渐从中部嘎鲁图—乌兰陶勒盖全域旅游示范片区向北部乌审召—图克全域旅游示范片区和南部苏力德-无定河-萨拉乌苏全域旅游示范片区拓展延伸,初步形成了景区带动、全域开花的立体式空间格局。经营模式从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向园区化、带状化、片群化、村落化转变,经营主体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本地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外地招商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专业化转变,形态从粗放式向高端化、精细化、规范化转变,让乡村旅游在提高农牧民收入和推动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转变思维,释放活力,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地理区位、公路衔接、交通顺捷、资源互补的特征,因地制宜打造“历史、民族文化主题游”、“城郊休闲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等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新业态产品,重点推进图克镇田园综合体、无定河流域田园综合体、王窑湾村休闲农业产业园及胜利村“空中牧场”飞行体验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乡村花园、采摘乐园、观光农园、家庭农场等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启乌审旗“水、陆、空”全域旅游立体式发展格局,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精品区块,培育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努力实现“一地一品”、“一村一景”,促进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
叫响品牌,立足优势,提升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加大精准宣传营销力度,开展乡村旅游新媒体智慧营销,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官网等新媒体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乡村旅游”营销方式。注重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注重联合营销,鼓励旅游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适时推出系列“互游互推”、“引客入旗”、“旅游节庆”等活动,以培育乡村特色经济为目标,努力实现全域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升级。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创新营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发挥旗域内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等主导产品的优势,建立乌审旗旅游商品开发研究机构,强化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合作,重视产品的认证销售及策划包装,积极开发塑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乌审旗地域知名度、美誉度。
乌审旗2014年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2019年巴图湾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全旗现有以“土、特、纯”为特色的农牧(渔)家乐120多家,星级农牧家乐66家,其中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7家、市级典型示范户26家、旗级星级农牧家乐23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市级休闲观光旅游农牧业庄园4家。2019年1月至11月,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7.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5亿元。(张军 尚雪梅)